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二章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概述第13-23页
    2.1 集资诈骗罪的定义第13页
    2.2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特征第13-14页
        2.2.1 涉案金额更大,受害人收到数更多第14页
        2.2.2 集资手段更多样化第14页
        2.2.3 互联网集资诈骗多集中于P2P网贷平台领域第14页
    2.3 规制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必要性第14-15页
        2.3.1 经济发展对诚实信用的要求第14-15页
        2.3.2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特点所致的破坏性第15页
    2.4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司法认定第15-23页
        2.4.1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客体第16页
        2.4.2 集资诈骗罪的客观方面第16-19页
        2.4.3 集资诈骗罪的主体第19-20页
        2.4.4 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第20-23页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规制集资诈骗犯罪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29页
    3.1 我国规制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立法现状第23-24页
        3.1.1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刑法认定第23页
        3.1.2 互联网金融的立法第23-24页
    3.2 我国互联网集资诈骗司法现状第24-26页
        3.2.1 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争议第24-25页
        3.2.2 我国互联网集资诈骗司法适用存在困境第25-26页
    3.3 我国互联网集资诈骗规制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3.1 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刑法认定依据不明确第26页
        3.3.2 投资者利益保障不足第26-27页
        3.3.3 损失在集资诈骗犯罪中的性质模糊第27页
        3.3.4 缺乏强制性的披露义务第27-29页
第四章 域外国家对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规制第29-34页
    4.1 域外集资诈骗的刑事法律规制第29-32页
        4.1.1 德国第29-30页
        4.1.2 美国第30-31页
        4.1.3 日本第31-32页
    4.2 域外经验的分析第32-34页
第五章 对规制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完善建议第34-40页
    5.1 立法完善第34-36页
        5.1.1 明确互联网集资诈骗犯罪的认定依据第34-35页
        5.1.2 完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措施第35页
        5.1.3 完善互联网金融行政法规体系第35-36页
    5.2 司法实践中的完善第36-40页
        5.2.1 损失计算标准的完善第36-38页
        5.2.2 强化经营者的披露义务第38-40页
第六章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内河海事应急管理研究
下一篇:中韩醉酒驾驶行为刑事立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