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内河海事应急管理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1.5 创新与特色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内河海事 | 第20页 |
2.1.2 海事事故等级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2.2 风险沟通理论 | 第21-23页 |
3 福建地方海事部门加强内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 第23-29页 |
3.1 福建内河通航条件 | 第23-24页 |
3.1.1 通航水域及船舶概述 | 第23页 |
3.1.2 内河船员特点 | 第23页 |
3.1.3 群众出行或活动因素 | 第23-24页 |
3.2 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 第24-26页 |
3.2.1 有助于管控事故人为因素 | 第24-25页 |
3.2.2 乘客水上安全知识普及 | 第25页 |
3.2.3 有利于信息发布高效化 | 第25-26页 |
3.3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 第26-27页 |
3.3.1 减小生命财产损失 | 第26页 |
3.3.2 降低水域环境污染风险 | 第26页 |
3.3.3 提高多部门应急配合能力 | 第26-27页 |
3.4 提升事故后恢复能力 | 第27-29页 |
3.4.1 帮助提升事故调查评估能力 | 第27页 |
3.4.2 为完善事故数据库提供支持 | 第27-28页 |
3.4.3 为完善应急预案提供支持 | 第28-29页 |
4 福建内河海事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4.1 内河海事应急管理相应法规及流程 | 第29-31页 |
4.1.1 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预案 | 第29页 |
4.1.2 内河海事应急响应流程 | 第29-30页 |
4.1.3 风险预警发布流程 | 第30-31页 |
4.2 机构及设施现状 | 第31-33页 |
4.2.1 海事应急组织机构现状 | 第31-32页 |
4.2.2 基础设施现状 | 第32-33页 |
4.2.3 应急经费配置 | 第33页 |
4.3 安全管理现状 | 第33-36页 |
4.3.1 船员管理现状 | 第33-35页 |
4.3.2 应急演练及响应效果 | 第35-36页 |
4.3.3 安全宣传工作现状 | 第36页 |
4.3.4 安监形势及人员队伍 | 第36页 |
4.4 应急管理现状小结 | 第36-38页 |
5 福建内河海事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5.1 内河海事应急管理法规及预案不完善 | 第38-39页 |
5.1.1 缺少针对内河海事应急法规 | 第38页 |
5.1.2 事故处理预案不完善 | 第38页 |
5.1.3 多部门应急合作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5.2 地方海事部门人员组织落后 | 第39-41页 |
5.2.1 一线专业人员面临断层 | 第39页 |
5.2.2 基层应急力量薄弱 | 第39-40页 |
5.2.3 双重领导导致条块分割 | 第40-41页 |
5.3 基础设施保障待改进 | 第41页 |
5.3.1 信息化及智能化未普及 | 第41页 |
5.3.2 基层搜救设施缺漏 | 第41页 |
5.3.3 安全监控未完全发挥作用 | 第41页 |
5.4 船员管理及教育缺陷 | 第41-43页 |
5.4.1 船员文化及专业理论欠缺 | 第41-42页 |
5.4.2 船员供求市场机制待健全 | 第42页 |
5.4.3 船员无证或证书不适任 | 第42页 |
5.4.4 内河船员职业社会认可度下降 | 第42-43页 |
5.5 安全监管及检查存在困难 | 第43-45页 |
5.5.1 取消船舶签证后日常监管存在困难 | 第43页 |
5.5.2 内河管理权分散 | 第43页 |
5.5.3 违法船舶逃避监管 | 第43-45页 |
6 提升福建省内河海事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5-52页 |
6.1 完善应急法律法规及预案 | 第45-46页 |
6.1.1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法规和预案 | 第45页 |
6.1.2 实施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 | 第45-46页 |
6.1.3 建立部门及社会力量应急联动机制 | 第46页 |
6.2 重视部门组织结构改革及人员配备 | 第46-47页 |
6.2.1 提升海事管理人员专业性 | 第46-47页 |
6.2.2 增强基层应急人员力量配备 | 第47页 |
6.2.3 加快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程 | 第47页 |
6.3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 第47-48页 |
6.3.1 建立事故高发区风险预警 | 第47页 |
6.3.2 采用高效的应急资源配置 | 第47-48页 |
6.3.3 安全监控手段科技化 | 第48页 |
6.4 加强船员管理及教育 | 第48-50页 |
6.4.1 重视船员法制理论教育 | 第48-49页 |
6.4.2 加强对船员供求市场调控 | 第49-50页 |
6.4.3 筛查船员持证情况 | 第50页 |
6.4.4 积极推动船员保障工作 | 第50页 |
6.5 提高安全监管及检查能力 | 第50-52页 |
6.5.1 定期施行进出港报告制度专项整治 | 第50页 |
6.5.2 建立部门间安全检查协调机制 | 第50-51页 |
6.5.3 安全宣传工作常态化 | 第51-52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52-53页 |
7.1 总结 | 第52页 |
7.2 不足和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