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SBR1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1 水稻纹枯病第11-12页
        1.1.1 水稻纹枯病的产生及危害第11页
        1.1.2 水稻纹枯病的病症与流行病学第11-12页
        1.1.3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第12页
    1.2 植物免疫机制第12-16页
        1.2.1 植物预存性天然防卫屏障第12-13页
        1.2.2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第13-14页
        1.2.3 植物类受体激酶和水稻纹枯病PTI防御机制第14-16页
        1.2.4 水稻纹枯病ETI防御机制第16页
    1.3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第16-17页
        1.3.1 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遗传和QTL定位研究第16页
        1.3.2 水稻纹枯病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第16-17页
    1.4 水稻转基因育种技术第17-20页
        1.4.1 过表达技术第17页
        1.4.2 RNAi技术第17-18页
        1.4.3 基因编辑技术第18-20页
    1.5 转录组分析在水稻免疫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第20-21页
        1.5.1 测序技术的发展第20页
        1.5.2 转录组分析在水稻免疫中的应用第20-21页
    1.6 水稻原生质体定位第21-22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水稻OsSBR1基因负调控纹枯病抗性第23-46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3-30页
        2.1.1 水稻材料第23页
        2.1.2 主要仪器第23页
        2.1.3 主要试剂第23-24页
        2.1.4 载体构建与水稻转化第24-25页
        2.1.5 水稻离体叶片纹枯病菌接种第25-26页
        2.1.6 水稻离体叶片纹枯病接种样品的菌量检测第26-28页
        2.1.7 通过qRT-PCR检测水稻叶片组织中OsSBR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28-30页
    2.2 结果和分析第30-44页
        2.2.1 OsSBR1基因RNAi转基因株系表现纹枯病抗性第30-36页
        2.2.2 OsSBR1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株系表现纹枯病易感性第36-41页
        2.2.3 OsSBR1基因敲除株系表现纹枯病抗性第41-44页
    2.3 讨论第44-46页
第3章 OsSBR1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组织特异性表达第46-5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6-49页
        3.1.1 水稻材料第46页
        3.1.2 主要仪器第46-47页
        3.1.3 主要试剂第47页
        3.1.4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及水稻原生质体转化第47-48页
        3.1.5 水稻不同组织取样及qRT-PCR检测OsSBR1的相对表达量第48页
        3.1.6 启动子表达载体构建及水稻转化第48-49页
        3.1.7 GUS染色观察第49页
    3.2 结果和分析第49-52页
        3.2.1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第49-50页
        3.2.2 亚细胞定位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3.2.3 OsSBR1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第51页
        3.2.4 OsSBR1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1-52页
        3.2.5 水稻不同组织GUS染色结果第52页
    3.3 讨论第52-54页
第4章 OsSBR1基因RNAi水稻转录组分析第54-62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54-55页
        4.1.1 水稻材料第54页
        4.1.2 试验方法第54-55页
    4.2 结果和分析第55-60页
        4.2.1 RNA质量检测结果第55-56页
        4.2.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第56-57页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57-58页
        4.2.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第58-60页
    4.3 讨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油烯-4-醇及复配精油对大蜡螟和豆蚜的毒杀作用
下一篇:水稻WRKY7转录因子调控白叶枯病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