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文化馆、俱乐部、舞厅论文

基于模块化操作的文化建筑设计方法探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2-13页
        1.2.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第12页
        1.2.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第13-18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第13-17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18-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2 研究框架第20-21页
2 模块化体系第21-45页
    2.1 模块、模块化概念界定第21-30页
        2.1.1 模块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2 模块化的概念梳理第22-23页
        2.1.3 模块的原型类比第23-30页
    2.2 模数变迁过程第30-35页
        2.2.1 模数的起源第31-33页
        2.2.2 现代模数理论第33-34页
        2.2.3 模数制的限制第34-35页
    2.3 模块化认知第35-44页
        2.3.1 认知历程第35-40页
        2.3.2 运行模式第40页
        2.3.3 模块优势第40-42页
        2.3.4 误区解析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3 文化建筑的发展及模块化的介入第45-54页
    3.1 文化建筑的概念及内涵第45-47页
    3.2 城市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第47-50页
        3.2.1 功能的复合化第47-48页
        3.2.2 既有建筑改造第48-49页
        3.2.3 形态的多元化第49-50页
    3.3 模块化操作的介入第50-53页
        3.3.1 空间集约第50-51页
        3.3.2 功能灵活第51-52页
        3.3.3 经济适用第52页
        3.3.4 环境适应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文化建筑模块的建构第54-91页
    4.1 模块的划分形式第54-65页
        4.1.1 划分机制第54-55页
        4.1.2 杆件模块第55-59页
        4.1.3 板片模块第59-62页
        4.1.4 体块模块第62-65页
    4.2 模块的材料特性第65-76页
        4.2.1 传统材料第65-69页
        4.2.2 现代材料第69-74页
        4.2.3 新型材料第74-76页
    4.3 模块间的构造方式第76-86页
        4.3.1 杆件模块间的构造第77-81页
        4.3.2 板片模块间的构造第81-84页
        4.3.3 体块模块间的构造第84-86页
    4.4 文化建筑模块的发展趋势第86-87页
        4.4.1 模块形式数字化第86页
        4.4.2 模块材料轻盈化第86-87页
        4.4.3 模块连接一体化第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91页
5 基于模块化操作的文化建筑整合研究第91-112页
    5.1 文化建筑的模块化整合模式第91页
        5.1.1 模块化操作的整合模式第91页
        5.1.2 文化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第91页
    5.2 功能应用的复合衍化第91-95页
        5.2.1 使用功能多维化第92-94页
        5.2.2 社会交往多元化第94-95页
    5.3 地域文脉的传承更新第95-100页
        5.3.1 城市环境再生化第96-98页
        5.3.2 地域文化传承化第98-100页
    5.4 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第100-105页
        5.4.1 地形地貌契合化第101-103页
        5.4.2 自然因素利用化第103-105页
    5.5 空间诉求的塑造表达第105-110页
        5.5.1 空间效益的最大化第106-109页
        5.5.2 空间品质的优质化第109-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附录 A 图片目录第119-123页
附录 B 表格目录第123-12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南昌市老年人休闲行为和城市绿地休闲空间调查研究
下一篇:城市型高校校园入口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