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智能体间信息分发机制的研究
详细摘要 | 第6-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0-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1.1.1 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系统 | 第20-21页 |
1.1.2 多智能体间关键问题的研究 | 第21-2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多智能体间的通信 | 第26-36页 |
2.1 智能体模型分类 | 第26-29页 |
2.1.1 慎思智能体模型 | 第26-27页 |
2.1.2 反应智能体模型 | 第27页 |
2.1.3 混合智能体模型 | 第27-28页 |
2.1.4 多智能体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2.2 智能体间的通信方式 | 第29-32页 |
2.2.1 显式通信 | 第30-31页 |
2.2.2 隐式通信 | 第31页 |
2.2.3 两种通信方式的比较 | 第31-32页 |
2.3 多智能体间的通信网络 | 第32-35页 |
2.3.1 通信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2.3.2 多信道技术 | 第33-34页 |
2.3.3 路由转发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马氏理论的多信道预测与选择 | 第36-50页 |
3.1 概述 | 第36页 |
3.2 马尔科夫过程 | 第36-37页 |
3.3 一种离散时间马尔科夫信道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3.1 衡量信道状态的关键参数 | 第37-38页 |
3.3.2 信道状态模型的设计 | 第38-39页 |
3.4 常用的马尔科夫预测方法 | 第39-41页 |
3.4.1 一阶或高阶马尔科夫模型 | 第39页 |
3.4.2 POMDP方法 | 第39-40页 |
3.4.3 HMM方法 | 第40-41页 |
3.5 基于HMM的信道状态预测 | 第41-45页 |
3.5.1 HMM的三个问题 | 第41-42页 |
3.5.2 基于HMM的信道状态预测过程 | 第42-45页 |
3.6 多信道选择与切换 | 第45-48页 |
3.6.1 信道状态列表 | 第45-46页 |
3.6.2 信道选择与切换过程 | 第46-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设计 | 第50-64页 |
4.1 概述 | 第50-51页 |
4.2 多智能体间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 第51页 |
4.3 在路由协议上引入蚁群算法的优越性 | 第51-55页 |
4.3.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第51-53页 |
4.3.2 蚁群算法在路由协议上的应用 | 第53-55页 |
4.4 蚁群算法的改进 | 第55-58页 |
4.4.1 路径选择策略 | 第55-56页 |
4.4.2 信息素更新策略 | 第56-58页 |
4.5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由协议详细设计 | 第58-62页 |
4.5.1 报文设计 | 第58-60页 |
4.5.2 路由发现与更新 | 第60-62页 |
4.5.3 路由维护 | 第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 | 第64-74页 |
5.1 多智能体仿真建立 | 第64-66页 |
5.2 多信道分析 | 第66-70页 |
5.2.1 信道状态预测过程 | 第66-69页 |
5.2.2 信道切换性能分析 | 第69-70页 |
5.3 路由转发分析 | 第70-73页 |
5.3.1 基本参数的设置 | 第70-71页 |
5.3.2 协议有效性分析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