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道家论文--老子(李耳)论文

老学话语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论第12-29页
    一、目的与意义第12-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4页
    三、思路与方法第24-26页
    四、内容与创新第26-29页
第一章 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转型的背景、成就与问题第29-48页
    一、背景与原因第29-32页
    二、成就与经验第32-40页
    三、问题及原因第40-48页
第二章 西方哲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48-82页
    一、西方哲学范式的影响第48-53页
    二、西方哲学范畴的影响第53-60页
    三、西方哲学书写的影响第60-68页
    四、西方哲学方法的影响第68-73页
    五、西方哲学观点的影响第73-77页
    六、西方哲学话语的参照性第77-82页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82-111页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第82-90页
    二、西方经济学范畴的影响第90-98页
    三、西方经济学方法的影响第98-102页
    四、西方经济学话语的批判性第102-107页
    五、西方经济学话语的参照性第107-111页
第四章 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111-162页
    一、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的影响第111-119页
    二、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影响下老学话语体系的转型第119-133页
    三、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影响下老子形象话语的转型第133-162页
第五章 学术话语与社会因应:章太炎对老学话语体系的转型建构第162-180页
    一、从批判老学到表彰老学第162-167页
    二、从西方视觉到本土视角第167-171页
    三、从重政治走向重道德第171-173页
    四、从佛老会通走向儒老会通第173-180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180-217页
    一、辩证唯物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180-186页
    二、唯物辩证法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186-194页
    三、历史唯物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194-210页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210-217页
第七章 疑古话语体系对老学话语体系转型的影响第217-251页
    一、老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书写中的后置化第217-232页
    二、老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书写中的轻量化与虚无化第232-236页
    三、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一:批判性话语第236-243页
    四、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二:集成性话语第243-246页
    五、疑古话语影响下的老子话语之三:进化性话语第246-251页
第八章 从出土文献与时代精神看近代老学话语体系转型建构的特点——以《老子》十三章为例第251-272页
    一、“无身”:近代老学话语体系对《老子》十三章的解析第251-259页
    二、“贵身”:出土文献中的《老子》十三章及其新解析第259-267页
    三、近代“无身”解析的社会根源第267-272页
结语第272-276页
参考文献第276-298页
    1.民国文献第276-282页
    2.著作第282-291页
    3.论文第291-295页
    4.国外文献第295-29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298-29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第299-300页
致谢第300页

论文共3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用车变速箱自增力同步过程动力学及润滑系统研究
下一篇:城市湖泊面积演变及湖滨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