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GIS的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划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1.1 辽宁省概况 | 第11页 |
1.2 气候变化与农业区划 | 第11-12页 |
1.2.1 农业区划的概念 | 第11页 |
1.2.2 传统农业区划 | 第11-12页 |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区划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1 气候变化 | 第12-13页 |
1.3.2 气候变化与水稻 | 第13页 |
1.4 气象要素插值法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1 整体插值法 | 第14页 |
1.4.2 局部插值法 | 第14-17页 |
1.4.3 混合插值法 | 第17页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2.1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第19-20页 |
2.2 气象站点资料数据的获取 | 第20页 |
2.3 气候资源的精细化模拟方法 | 第20-24页 |
2.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 | 第20-21页 |
2.3.2 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图 | 第21页 |
2.3.3 气候资源的空间推算模型 | 第21-23页 |
2.3.4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法 | 第23-24页 |
2.4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8页 |
3.1 热量资源精细化模拟 | 第25-33页 |
3.1.1 热量资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 第25-27页 |
3.1.2 热量资源GIS数据库的建立 | 第27页 |
3.1.3 热量资源空间推算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3.1.4 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3.1.5 热量资源精细化模拟结果 | 第29-33页 |
3.2 光照资源的精细化模拟 | 第33-37页 |
3.2.1 光照资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 第34页 |
3.2.2 光照资源GIS数据库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3 光照资源空间推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3.2.4 误差分析 | 第35-36页 |
3.2.5 光照资源的精细化模拟结果 | 第36-37页 |
3.3 降水资源的精细化模拟 | 第37-42页 |
3.3.1 降水资源的年际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3.3.2 降水资源GIS数据库的建立 | 第39页 |
3.3.3 降水资源空间推算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3.3.4 误差分析 | 第40页 |
3.3.5 降水资源的精细化模拟 | 第40-42页 |
3.4 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划 | 第42-45页 |
3.4.1 极适宜区 | 第43-44页 |
3.4.2 适宜区 | 第44页 |
3.4.3 较适宜区 | 第44-45页 |
3.4.4 不适宜区 | 第45页 |
3.5 未来水稻种植区划的讨论 | 第45-4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4.1 结论 | 第48-49页 |
4.2 讨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