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12-13页 |
·大学生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 | 第16-26页 |
1 大学生政治参与动机 | 第16-19页 |
·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 第17页 |
·实现个人的发展 | 第17-18页 |
·实现眼前现实利益 | 第18-19页 |
·其他参与动机 | 第19页 |
2 大学生政治参与方式 | 第19-22页 |
·动员性政治参与 | 第19-20页 |
·自主性政治参与 | 第20-22页 |
3 大学生政治参与特点 | 第22-26页 |
·较高的政治参与积极性 | 第22-23页 |
·逐渐鲜明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 第23-24页 |
·多样化、网络化的参与形式 | 第24页 |
·更理性与适度的参与程度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1 政治参与意识 | 第26-28页 |
·政治理论知识缺乏,政治素质较低 | 第26页 |
·政治认知模糊,政治信仰不坚定 | 第26-27页 |
·效能感不高且与就读年级成反比 | 第27-28页 |
2 政治参与行为 | 第28-30页 |
·政治参与功利化 | 第28-29页 |
·存在消极参与和非理性参与 | 第29-30页 |
·网络参与存在一定的无序性 | 第30页 |
3 参与意识-行为存在偏差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 第32-39页 |
1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2 政治体制不够健全的影响 | 第33-36页 |
3 政治参与教育的影响 | 第36-37页 |
4 大学生自身条件和能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自身地位和能力 | 第37页 |
·面临现实压力 | 第37-38页 |
·价值观的变化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促进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建议 | 第39-48页 |
1 改善社会政治环境 | 第39-41页 |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39-40页 |
·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保障参与有章可循 | 第40页 |
·完善选举制度,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效能感 | 第40-41页 |
2 加强教育的作用 | 第41-46页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 第42页 |
·加强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 | 第42-43页 |
·加强实践教育 | 第43-45页 |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 第45页 |
·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和参与机制建设 | 第45-46页 |
·充分利用网络阵地 | 第46页 |
3 加强大学生自身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 | 第46-48页 |
·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强化政治参与意识 | 第47页 |
·投身政治参与实践,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 第47-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1 大学生政治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2 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访谈提纲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