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s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临床研究 | 第12-14页 |
1.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入选及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第12页 |
2.2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 第12页 |
2.3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 | 第12页 |
2.4 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 | 第12页 |
2.5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分级标准 | 第12页 |
2.6 慢性肾脏病变分期(CKD)标准 | 第12-13页 |
3.排除标准 | 第13页 |
4.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4.1 一般资料的采集 | 第13页 |
4.2 生化指标的采集 | 第13页 |
4.3 中医证型的确立 | 第13页 |
4.4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结果 | 第14-27页 |
1.一般资料 | 第14-15页 |
1.1 CKD各分期中性别比 | 第14页 |
1.2 CKD分期各期年龄分布情况 | 第14-15页 |
2.按照血尿酸水平四分位进行分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15-17页 |
2.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5-16页 |
2.2 各组患者血、尿检验结果的比较 | 第16-17页 |
3.按CKD分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17-19页 |
3.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7-18页 |
3.2 各组患者血、尿检查结果比较 | 第18-19页 |
4.按ACR分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19-21页 |
4.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9-20页 |
4.2 各组患者血、尿检查结果比较 | 第20-21页 |
5.SUA与主要临床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血尿酸的相关因素 | 第22页 |
7.中医证型分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2-27页 |
7.1 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7.2 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情况的比较 | 第23-24页 |
7.3 中医证型与血、尿指标关系的比较 | 第24-27页 |
讨论 | 第27-37页 |
1.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 | 第27页 |
2 SUA与患者一般资料的关系 | 第27-29页 |
2.1 SUA与性别的关系 | 第27-28页 |
2.2 SUA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 | 第28页 |
2.3 SUA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3 SUA与血、尿检验指标的关系 | 第29-30页 |
3.1 SUA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 | 第29页 |
3.2 SUA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 | 第29页 |
3.3 SUA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 | 第29页 |
3.4 SUA与ACR的关系 | 第29页 |
3.5 SUA与脂代谢的关系 | 第29-30页 |
4.UACR分组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 第30页 |
5.UACR与代谢性指标的关系 | 第30页 |
6.CKD各期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 第30-31页 |
6.1 CKD各期与年龄的关系 | 第30-31页 |
6.2 CKD各期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 第31页 |
6.3 CKD各期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 第31页 |
7.GFR与代谢性指标的关系 | 第31-32页 |
8.血尿酸水平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32页 |
9.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及与各类资料的关系 | 第32-37页 |
9.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认识 | 第32-33页 |
9.2 DN的证型分布及与一般资料的关系 | 第33-34页 |
9.3 中医证型与血、尿指标的关系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一 (综述) | 第41-45页 |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浅析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