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TMS320F28035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光伏发电的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1.1.1 光伏发电的背景第11-12页
        1.1.2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4页
    1.2 光伏并网逆变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的研究和现状第15页
        1.2.2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系统的重要组成和控制策略的研究第19-31页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第19-21页
        2.1.1 光伏电池的原理及特性第19-21页
    2.2 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研究第21-26页
        2.2.1 传统MPPT算法第21-25页
        2.2.2 基于增量式闭环数字PID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第25-26页
    2.3 并网逆变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第26-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硬件设计第31-47页
    3.1 系统的设计方案框图第31-32页
        3.1.1 系统相关参数技术指标第31-32页
    3.2 功率板主要电路设计和参数选择第32-36页
        3.2.1 Boost升压电路设计和说明第32-36页
        3.2.2 Boost驱动电路的设计第36页
    3.3 DC-AC逆变电路设计第36-41页
        3.3.1 DC-AC全桥逆变电路设计第36-38页
        3.3.2 IR2110全桥驱动电路第38页
        3.3.3 并网跟踪过零电路第38-39页
        3.3.4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第39-41页
    3.4 F28035开发板电路设计第41-46页
        3.4.1 CPUF28035电路第41-43页
        3.4.2 ADC采样电路第43-44页
        3.4.3 PWM及其他I/O电平转化电路第44-45页
        3.4.4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软件设计第47-55页
    4.1 主控芯片的选择和开发环境的介绍第47-50页
        4.1.1 主控芯片的选型第47-48页
        4.1.2 开发环境的介绍第48-50页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第50-51页
        4.2.1 系统的总工作流程第50页
        4.2.2 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第50-51页
    4.3 模块子程序设计第51-54页
        4.3.1 MPPT算法程序设计第51-52页
        4.3.2 SPWM波程序设计第52-53页
        4.3.3 捕获频率相位程序设计第53-54页
        4.3.4 AD采样程序设计第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第55-63页
    5.1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第55-58页
        5.1.1 测试仪器选择第55-56页
        5.1.2 测试方案的选择第56页
        5.1.3 系统性能测试第56-58页
    5.2 实测波形及分析第58-61页
        5.2.1 Boost升压电路驱动信号分析第58页
        5.2.2 全桥逆变驱动信号分析第58-60页
        5.2.3 电网电压采样信号分析第60页
        5.2.4 电网电压过零比较波形分析第60-61页
        5.2.5 逆变输出波形分析第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全文总结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配电网背景下的无功电压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及驱动器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