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文艺政治学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第12-13页
第2章 文艺政治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概说第13-26页
    2.1 文艺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第13-18页
        2.1.1 文艺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分析第13-15页
        2.1.2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第15-17页
        2.1.3 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2.2 文艺政治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分析第18-22页
        2.2.1 文艺的形成发展的政治话语分析第18-19页
        2.2.2 文艺功能和作用的教育价值分析第19-20页
        2.2.3 文艺政治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的路向第20-22页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对文艺政治学借鉴分析第22-26页
        2.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形势需要第22-23页
        2.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对文艺政治学借鉴的具体路径第23-26页
第3章 文艺政治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调查与现状分析第26-38页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第26-28页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6页
        3.1.2 调查问卷的样本第26-27页
        3.1.3 调查问卷的实施第27-28页
    3.2 文艺政治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现状分析第28-38页
        3.2.1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素分析第28-29页
        3.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重视程度分析第29-30页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受欢迎程度分析第30-31页
        3.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分析第31-33页
        3.2.5 优秀文艺作品在课堂教学应用情况分析第33页
        3.2.6 教师文艺性教学开展的合理性程度分析第33-34页
        3.2.7 思政理论课教师文艺审美素养程度分析第34-35页
        3.2.8 学生对多种文艺作品认识赏析程度分析第35-36页
        3.2.9 学生对文艺教学功能的可行性程度分析第36-38页
第4章 影响文艺政治学理论创新应用实效性的原因分析第38-44页
    4.1 影响文艺政治学理论创新应用的正面因素分析第38-40页
        4.1.1 新形势下各高校对文艺政治学应用的实践探索第38页
        4.1.2 各高校新媒体教学技术的愈加丰富和完善第38-39页
        4.1.3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审美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第39-40页
        4.1.4 教育主体双方对文艺作品的判断水平逐渐提高第40页
    4.2 影响文艺政治学理论创新应用的负面因素分析第40-44页
        4.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仍旧缺乏美感第40-41页
        4.2.2 思政教育者对文艺政治学的理论性认识不足第41页
        4.2.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自我意识增强第41-42页
        4.2.4 理想信念缺失下教育主体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淡漠第42页
        4.2.5 市场经济体制下文艺作品政治效应的弱化第42-44页
第5章 文艺政治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借鉴路径第44-58页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素的审美确立第44-49页
        5.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的审美提升第44-47页
        5.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审美培养第47-48页
        5.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环境审美构建第48-49页
    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艺术化设计第49-53页
        5.2.1 教材以及辅助教材的文艺性增添设计第50-51页
        5.2.2 优选“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引入课堂第51-52页
        5.2.3 蕴含的语言艺术丰富教学内容第52-53页
    5.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审美化应用第53-58页
        5.3.1 政治活动美的“移情冲动”和“抽象冲动”应用第54-55页
        5.3.2 将文艺的“情致”化作用融入教学第55-56页
        5.3.3 实践教学的多样化与课堂讨论的艺术渗透第56-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A 文艺政治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现状调查问卷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贷款集中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及监管启示
下一篇: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