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已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1-12页 |
2 多表决权种类股概述及其发展情况 | 第12-19页 |
2.1 多表决权种类股概述 | 第12页 |
2.2 多表决权种类股的理论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2.2.1 管家理论 | 第12-13页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3-14页 |
2.2.3 防止敌意收购理论 | 第14页 |
2.3 多表决权种类股的实践发展情况 | 第14-19页 |
2.3.1 多表决权种类股在美国的发展情况 | 第15-17页 |
2.3.2 多表决权种类股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 | 第17-19页 |
3 我国施行多表决权种类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9-29页 |
3.1 多表决权种类股制度在公司法上的价值 | 第19页 |
3.2 发行多表决权种类股的公司运营情况 | 第19-21页 |
3.3 多表决权种类股发挥的人力资本优势 | 第21-24页 |
3.4 多表决权种类股的案例分析 | 第24-27页 |
3.5 小结 | 第27-29页 |
4 我国公司发行多表决权种类股的制度空间 | 第29-35页 |
4.1 我国种类股制度的历史尝试 | 第29-30页 |
4.2 我国《公司法》的相关条款分析 | 第30-32页 |
4.3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分析 | 第32-33页 |
4.4 《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评述 | 第33-34页 |
4.5 小结 | 第34-35页 |
5 我国施行多表决权种类股制度的建议 | 第35-43页 |
5.1 我国施行多表决权种类股制度立法模式选择 | 第35-36页 |
5.2 我国公司多表决权种类股发行模式选择 | 第36-37页 |
5.3 多表决权种类股股东的权利限制 | 第37-43页 |
6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