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播金融信息的法律问题研究--基于泄露内幕信息的视角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微博与金融信息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微博的兴起发展 | 第15页 |
第二节 微博在金融信息传播中的特殊表现 | 第15-16页 |
一、金融信息的主体身份属性突出 | 第15-16页 |
二、微博传播金融信息的监管难度大 | 第16页 |
第三节 微博上的争议事件 | 第16-19页 |
一、潘石屹微博泄露中标信息事件 | 第16-17页 |
二、史玉柱“最贵微博事件” | 第17页 |
三、微博传播金融信息的行为亟待规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微博大V是否属于泄露内幕信息主体 | 第19-26页 |
第一节 现行法对于泄露内幕信息主体的规定 | 第19-21页 |
一、现行法规定主体划分不清 | 第19-20页 |
二、事实上的拓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主体认定的归责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一、基于传统公司法的信义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二、盗用理论延伸信义关系理论 | 第22-23页 |
三、规制严格的信息平等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归责理论的合理选择 | 第24-26页 |
一、信息平等理论适应当下发展 | 第24-25页 |
二、微博大V需纳入监管范围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涉事微博是否属于内幕信息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对内幕信息的界定 | 第26页 |
第二节 认定内幕信息的要素 | 第26-31页 |
一、未公开性标准 | 第27-28页 |
二、重大性标准 | 第28-29页 |
三、相关性标准 | 第29-30页 |
四、明确性标准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现行法难以对涉事微博定性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微博泄露内幕信息行为规制的建议 | 第32-36页 |
第一节 完善对于泄露内幕信息主体的立法 | 第32-33页 |
一、将范围扩展到任何知悉内幕消息的人 | 第32页 |
二、对不同主体进行责任分级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细化 | 第33-34页 |
一、明确理性投资者的重大性认定标准 | 第33页 |
二、确切性标准的确立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结合微博特点的监管实务建议 | 第34-36页 |
一、加强与微博方面的合作 | 第34-35页 |
二、运用大数据提升监管能力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