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局部屈曲两铰圆弧拱平面内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问题综述 | 第11-17页 |
1.2.1 钢拱平面内稳定问题综述 | 第12-15页 |
1.2.2 板的屈曲及相关稳定问题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7-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箱形截面钢拱弹性性能分析 | 第22-46页 |
2.1 引言 | 第22-24页 |
2.2 弹性屈曲分析 | 第24-32页 |
2.2.1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 | 第24-29页 |
2.2.2 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 | 第29-32页 |
2.3 非线性弹性分析 | 第32-44页 |
2.3.1 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2 非线性失稳模式 | 第34-39页 |
2.3.3 参数影响 | 第39-44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44-46页 |
第3章 等厚箱形截面钢拱弹塑性承载力分析 | 第46-74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初始缺陷的影响 | 第47-52页 |
3.2.1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47-49页 |
3.2.2 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 第49-52页 |
3.3 破坏机理分析 | 第52-59页 |
3.3.1 径向均布荷载工况 | 第53-56页 |
3.3.2 压弯荷载工况 | 第56-59页 |
3.4 稳定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59-67页 |
3.4.1 矢跨比 | 第60-62页 |
3.4.2 长细比 | 第62-64页 |
3.4.3 板件高厚比 | 第64-66页 |
3.4.4 截面高宽比 | 第66-67页 |
3.4.5 材料屈服强度 | 第67页 |
3.5 承载力设计公式 | 第67-72页 |
3.5.1 稳定系数公式 | 第68-71页 |
3.5.2 一般设计公式 | 第71-72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72-74页 |
第4章 不等厚箱形截面钢拱弹塑性承载力分析 | 第74-92页 |
4.1 引言 | 第74-76页 |
4.2 破坏机理分析 | 第76-82页 |
4.2.1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的破坏机理 | 第76-78页 |
4.2.2 全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的破坏机理 | 第78-80页 |
4.2.3 半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的破坏机理 | 第80-82页 |
4.3 稳定系数影响因素 | 第82-86页 |
4.3.1 几何长细比 | 第82-83页 |
4.3.2 腹板高厚比 | 第83-84页 |
4.3.3 翼缘腹板板厚比 | 第84-85页 |
4.3.4 翼缘宽厚比 | 第85-86页 |
4.4 承载力设计公式 | 第86-91页 |
4.4.1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公式 | 第86-88页 |
4.4.2 全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公式 | 第88-89页 |
4.4.3 组合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公式 | 第89-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工形截面钢拱弹性性能分析 | 第92-114页 |
5.1 引言 | 第92-93页 |
5.2 弹性屈曲分析 | 第93-100页 |
5.2.1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 | 第93-98页 |
5.2.2 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 | 第98-100页 |
5.3 非线性弹性分析 | 第100-112页 |
5.3.1 非线性失稳模式 | 第101-106页 |
5.3.2 参数影响 | 第106-112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112-114页 |
第6章 工形截面钢拱弹塑性承载力分析 | 第114-155页 |
6.1 引言 | 第114-115页 |
6.2 残余应力和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分析 | 第115-120页 |
6.2.1 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6.2.2 几何初始缺陷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6.3 不同荷载工况的破坏机理 | 第120-138页 |
6.3.1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的破坏机理 | 第120-124页 |
6.3.2 全跨水平均布荷载工况的破坏机理 | 第124-130页 |
6.3.3 半跨水平均布荷载工况的破坏机理 | 第130-136页 |
6.3.4 荷载工况的影响 | 第136-138页 |
6.4 整体几何参数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138-140页 |
6.4.1 矢跨比 | 第138-139页 |
6.4.2 几何长细比 | 第139-140页 |
6.5 截面参数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140-144页 |
6.5.1 腹板高厚比 | 第140-141页 |
6.5.2 翼缘腹板板厚比 | 第141-142页 |
6.5.3 翼缘宽厚比 | 第142-144页 |
6.6 承载力设计公式 | 第144-153页 |
6.6.1 正则化参数 | 第144-146页 |
6.6.2 径向均布荷载作用 | 第146-149页 |
6.6.3 全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 | 第149-151页 |
6.6.4 半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 | 第151-152页 |
6.6.5 一般荷载作用 | 第152-153页 |
6.7 本章小节 | 第153-1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58页 |
7.1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55-157页 |
7.2 有待深入的工作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5-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