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异氰酸酯单体制备聚脲功能材料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第11-13页 |
1.1.1 乳液聚合 | 第12页 |
1.1.2 悬浮聚合 | 第12-13页 |
1.1.3 沉淀聚合 | 第13页 |
1.2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3.1 模板法 | 第14-15页 |
1.3.2 直接合成法 | 第15页 |
1.3.3 致孔剂法 | 第15页 |
1.3.4 相分离法 | 第15-16页 |
1.4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应用 | 第16页 |
1.5 含缩二脲的聚脲低聚物的制备 | 第16-18页 |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聚脲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33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2.1 试剂 | 第21-22页 |
2.2.2 仪器 | 第22页 |
2.2.3 三聚氰胺溶解度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4 聚脲微球的制备 | 第23页 |
2.2.5 聚脲微球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23页 |
2.2.6 聚脲微球粒径的表征 | 第23页 |
2.2.7 聚脲微球化学结构的表征 | 第23-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2.3.1 溶剂的选择 | 第24-26页 |
2.3.2 溶剂对聚脲微球形成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3 聚合温度对聚脲微球形成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4 单体用量对聚脲微球形成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5 聚脲微球的化学结构表征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聚脲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3-45页 |
3.1 前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3.2.1 试剂 | 第33-34页 |
3.2.2 仪器 | 第34页 |
3.2.3 聚脲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4 碳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3.2.5 纽扣式锂电池的制备 | 第35页 |
3.2.6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5页 |
3.2.7 多孔材料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35-36页 |
3.2.8 聚脲多孔材料化学结构的表征 | 第36页 |
3.2.9 碳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聚脲多孔材料的制备 | 第36页 |
3.3.2 聚脲多孔材料的化学结构 | 第36-38页 |
3.3.3 聚合温度对产物化学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4 含氮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探索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脲与缩二脲的核磁表征 | 第45-53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4.2.1 试剂 | 第45-46页 |
4.2.2 仪器 | 第46页 |
4.2.3 PU样品的制备 | 第46页 |
4.2.4 BPU样品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5 PU样品的HR-MAS NMR表征 | 第47页 |
4.2.6 BPU样品的NMR表征 | 第4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4.3.1 样品的制备 | 第47-48页 |
4.3.2 有关原子核磁化学位移的总结 | 第48页 |
4.3.3 HDI系列样品的NMR分析 | 第48-50页 |
4.3.4 TDI系列样品的NMR分析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