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杂边界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高效铺放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自动铺丝技术概况 | 第14-18页 |
1.1.1 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 | 第14-15页 |
1.1.2 自动铺丝技术及装备发展 | 第15-18页 |
1.2 自动铺丝CAD/CAM软件技术 | 第18-20页 |
1.3 课题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3.1 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平面层合板的高效铺放 | 第23-40页 |
2.1 自动铺丝的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2.2 平面层合板构件的几何拓扑 | 第24-30页 |
2.2.1 多边形的外扩和内缩 | 第24-26页 |
2.2.2 多边形的几何拓扑 | 第26-30页 |
2.3 获取初始轨迹 | 第30-31页 |
2.4 轨迹规划后处理 | 第31-39页 |
2.4.1 覆盖性分析 | 第31-35页 |
2.4.2 最短送纱长度处理 | 第35-36页 |
2.4.3 关键点及边界处理 | 第36-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曲面层合板的高效铺放 | 第40-50页 |
3.1 曲面类型和构件几何拓扑的要求 | 第40-41页 |
3.2 曲面轨迹规划的方式 | 第41-42页 |
3.3 正交投影 | 第42-47页 |
3.3.1 正交投影的定义 | 第42页 |
3.3.2 点投影 | 第42-46页 |
3.3.3 确定投影曲线 | 第46-47页 |
3.4 曲面层合板的轨迹规划 | 第47-49页 |
3.4.1 构件的初始轨迹 | 第47-49页 |
3.4.2 轨迹规划后处理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双向铺丝后置处理 | 第50-61页 |
4.1 轨迹信息的数据结构 | 第50-51页 |
4.2 铺丝机结构 | 第51-52页 |
4.3 构建旋转矩阵 | 第52-54页 |
4.3.1 铺丝机的位置姿态描述 | 第52-53页 |
4.3.2 建立轨迹旋转矩阵 | 第53-54页 |
4.4 铺丝机后置处理 | 第54-58页 |
4.4.1 切向量计算 | 第54-56页 |
4.4.2 旋转中心的计算 | 第56页 |
4.4.3 旋转主轴的后置处理 | 第56-57页 |
4.4.4 铺丝头的后置处理 | 第57-58页 |
4.5 铺丝机奇异点的处理 | 第58-59页 |
4.6 过棱处理 | 第59-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算法编程与验证 | 第61-71页 |
5.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61-64页 |
5.1.1 软件编写工具 | 第61-62页 |
5.1.2 软件模块结构 | 第62-64页 |
5.2 算法验证 | 第64-69页 |
5.2.1 平面层合板高效铺放算法验证 | 第64-66页 |
5.2.2 构件在曲面模具上的算法验证 | 第66-69页 |
5.3 实验验证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