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分布式电源技术及其应用 | 第15-23页 |
|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 | 第15页 |
|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及介绍 | 第15-19页 |
|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分布式发电在我国的应用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自动重合闸及其研究现状 | 第23-34页 |
| ·自动重合闸的原则 | 第23-24页 |
| ·具有同步检定和无电压检定重合闸的相关计算 | 第24-27页 |
| ·检线路无压重合闸 | 第24-25页 |
| ·检线路同期重合闸的计算 | 第25-27页 |
|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 | 第27-28页 |
| ·新型自动重合闸的研究现状 | 第28-33页 |
| ·瞬时与永久故障的判定 | 第28-30页 |
| ·最佳重合时间的研究 | 第30-32页 |
| ·新型自适应分相重合闸 | 第32页 |
| ·自适应重合闸的展望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最大允许合闸频率计算方法研究与机组控制暂态稳定灵敏度轨迹研究 | 第34-42页 |
| ·最大允许合闸频率与极限合闸时间研究 | 第34-37页 |
| ·机组控制暂态稳定轨迹灵敏度研究 | 第37-41页 |
| ·轨迹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 ·轨迹灵敏度优先切机顺序的仿真计算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算例仿真与分析 | 第42-47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仿真计算 | 第43-46页 |
| ·最大允许合闸频率及合闸时间的仿真 | 第43-44页 |
| ·考虑最优顺序的高周切机仿真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6章 提高分布式电网并网线路自动重合闸成功率的方案与措施 | 第47-55页 |
| ·石门小水电系统自动重合闸改进方案与措施的分析 | 第47-48页 |
| ·快速捕捉检同期重合闸与高周快速切机实施方法 | 第48-53页 |
| ·准同期并列合闸导前角的理论计算 | 第48-49页 |
| ·快速捕捉同期重合闸装置的软件算法 | 第49-51页 |
| ·高周就地切机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 第51-53页 |
| ·仿真计算及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