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基础工程论文

CM桩复合地基在岩溶地区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CM桩复合地基概况第16-17页
    1.4 CM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1 CM桩复合地基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5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CM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理论第20-38页
    2.1 CM桩复合地基的组成第20页
    2.2 CM桩复合地基各构成部分机理分析第20-22页
        2.2.1 刚性桩作用机理第21页
        2.2.2 亚刚性桩作用机理第21-22页
    2.3 褥垫层作用机理第22-23页
        2.3.1 褥垫层的作用第22-23页
        2.3.2 褥垫层的厚度第23页
    2.4 CM桩复合地基构造设计分析与设计理念第23-25页
        2.4.1 构造设计分析第23-24页
        2.4.2 CM桩复合地基设计理念第24-25页
    2.5 CM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计算研究第25-27页
    2.6 CM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研究第27-30页
    2.7 基于荷载-沉降双曲线模型的桩土应力比计算第30-37页
        2.7.1 桩、土的荷载-沉降的双曲线模型第30-31页
        2.7.2 CM桩复合地基受荷沉降双曲线模型第31-32页
        2.7.3 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第32-33页
        2.7.4 考虑桩体刺入垫层的桩土应力比计算第33-37页
    2.8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工程实例及现场试验第38-71页
    3.1 工程概况第38页
    3.2 工程地质条件第38-41页
        3.2.1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第38页
        3.2.2 岩土层划分第38-40页
        3.2.3 水文地质条件第40页
        3.2.4 岩土层渗透性第40-41页
        3.2.5 溶、土洞分布规律第41页
    3.3 CM桩复合地基的选型第41-42页
    3.4 CM桩复合地基应用设计计算第42-48页
        3.4.1 C桩、M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第43-44页
        3.4.2 CM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第44-46页
        3.4.3 沉降计算第46-48页
    3.5 CM桩复合地基检测第48-61页
        3.5.1 试验内容第48页
        3.5.2 试验目的第48页
        3.5.3 试验点选取第48页
        3.5.4 单桩荷载试验方法第48-49页
        3.5.5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法第49-51页
        3.5.6 试验结果第51-61页
    3.6 现场长期监测第61-69页
        3.6.1 基准点埋设第61页
        3.6.2 观测点埋设第61-62页
        3.6.3 观测周期第62-65页
        3.6.4 观测结果分析第65-69页
    3.7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CM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第71-90页
    4.1 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第71-74页
        4.1.1 极限状态的定义第71-72页
        4.1.2 可靠性与可靠度第72页
        4.1.3 失效概率第72页
        4.1.4 可靠指标第72-73页
        4.1.5 CM桩复合地基目标可靠度的确定第73-74页
    4.2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第74-77页
        4.2.1 一次二阶矩中心点法第74-75页
        4.2.2 JC法第75-77页
    4.3 CM桩复合的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第77-80页
        4.3.1 极限承载力状态方程第77-78页
        4.3.2 基本变量分析第78页
        4.3.3 计算实例第78-80页
    4.4 CM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指标β的敏感性分析第80-89页
        4.4.1 if的变异系数对可靠指标的敏感性分析第80-81页
        4.4.2 桩端承载力均值和变异系数对可靠指标的敏感性分析第81-83页
        4.4.3 spk1f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对可靠指标的敏感性分析第83-85页
        4.4.4 *λ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对可靠指标的敏感性分析第85-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CM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第90-109页
    5.1 midasGTSNX有限元软件简介[56]第91-93页
        5.1.1 midasGTSNX程序简介第91页
        5.1.2 GTSNX操作流程第91-92页
        5.1.3 GTSNX在地基土中的本构模型第92-93页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93-97页
        5.2.1 模型尺寸第93-95页
        5.2.2 基本假设第95-96页
        5.2.3 土体初始地应力问题第96-97页
    5.3 有限元结果及实验验证第97页
    5.4 影响因素分析第97-108页
        5.4.1 荷载-沉降关系第97-102页
        5.4.2 C桩、M桩沿轴向应力特征第102-105页
        5.4.3 垫层模量对CM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第105-108页
    5.5 本章小节第108-10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1页
    6.1 结论第109-110页
    6.2 展望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减震墙板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核电站ADS嬗变系统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