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资源型农村的内涵与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2.1 资源型农村的内涵 | 第12-13页 |
2.1.1 资源型农村的含义 | 第12页 |
2.1.2 资源型农村的类型 | 第12页 |
2.1.3 资源型农村的特征 | 第12-13页 |
2.2 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页 |
2.2.2 转型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2.2.3 产业生命周期论 | 第14-15页 |
2.2.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15-16页 |
3. 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3.1 实现资源型农村农民脱贫的现实需求 | 第16页 |
3.2 调整资源型农村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 | 第16-17页 |
3.3 改善资源型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 第17页 |
3.4 促进资源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 第17页 |
3.5 保障资源型农村社会和谐的最佳屏障 | 第17-18页 |
4. 阳城县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概述 | 第18-28页 |
4.1 阳城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4.2 阳城县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4.2.1 引导推进乡村旅游 | 第22-23页 |
4.2.2 强势发展蚕桑产业 | 第23-24页 |
4.2.3 构建陶瓷产业园区 | 第24页 |
4.3 阳城县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皇城村 | 第24-28页 |
4.3.1 旅游业 | 第25-26页 |
4.3.2 休闲观光农业 | 第26页 |
4.3.3 皇城村药业 | 第26-27页 |
4.3.4 新能源产业 | 第27-28页 |
5. 阳城县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28-30页 |
5.1 资源枯竭导致经济发展乏力 | 第28页 |
5.2 内生力不强阻碍着转型发展 | 第28-29页 |
5.3 外动力不足延缓了转型时间 | 第29页 |
5.4 要素储备不足制约转型发展 | 第29-30页 |
5.5 资源禀赋特点限制转型发展 | 第30页 |
6. 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30-33页 |
6.1 产业延伸模式 | 第30-31页 |
6.2 限内拓外模式 | 第31页 |
6.3 村企共建模式 | 第31-32页 |
6.4 优势互补模式 | 第32-33页 |
7. 推动资源型农村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3-36页 |
7.1 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力度 | 第33页 |
7.2 健全财政金融支撑体系 | 第33-34页 |
7.3 完善人才技术引进机制 | 第34页 |
7.4 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 第34-35页 |
7.5 积极发展新兴潜力产业 | 第35-36页 |
8.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Abstract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