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3页 |
Abstract | 第13-1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20-2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21-41页 |
1 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1 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 | 第21页 |
1.2 乳腺癌的治疗进展 | 第21-22页 |
1.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进展 | 第22-24页 |
2 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2.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机制 | 第24-26页 |
2.2 现代医学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3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27-32页 |
3.1 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8-29页 |
3.2 分子分型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研究 | 第29页 |
3.3 祖国医学干预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4 自拟柴桂龙牡汤配方分析 | 第32-35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32-33页 |
4.2 处方组成 | 第33-34页 |
4.3 处方配伍分析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前言 | 第41-44页 |
第二部分 柴桂龙牡汤改善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 第44-60页 |
1 研究方案 | 第44页 |
2 临床资料 | 第44-46页 |
2.1 诊断及判定疗效标准 | 第44-45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45-46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46页 |
3 方法 | 第46-48页 |
3.1 随机分组方法 | 第46页 |
3.2 分组及相关治疗 | 第46页 |
3.3 样本量的确定依据 | 第46-47页 |
3.4 盲法的具体实施 | 第47页 |
3.5 统计方法 | 第47-48页 |
4 结果 | 第48-58页 |
4.1 一般资料作为基线的可比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 中医症状评分疗效评价 | 第49-53页 |
4.3 Chinese Version of M. 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 (M DASI-C)量表评分疗效评价 | 第53-54页 |
4.4 KPS评分 | 第54页 |
4.5 亚组分析 | 第54-58页 |
5 不良反应评价 | 第58页 |
6 结果总结 | 第58-60页 |
第三部分 柴桂龙牡汤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作用及ER表达影响 | 第6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1.1 材料 | 第60-61页 |
1.2 方法 | 第61-63页 |
2 结果 | 第63-64页 |
2.1 柴桂龙牡汤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63页 |
2.2 柴桂龙牡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ERαRNA表达的影响 | 第63-64页 |
2.3 柴桂龙牡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ERα蛋白表达 | 第64页 |
3 结果总结 | 第64-66页 |
3.1 MTT法观察柴桂龙牡汤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65页 |
3.2 柴桂龙牡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ERαRNA表达的影响 | 第65页 |
3.3 柴桂龙牡汤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ERα蛋白表达 | 第65-66页 |
讨论 | 第66-72页 |
1 中药复方缓解乳腺癌内分泌不良反应的意义及本研究的关键点和创新性 | 第66-67页 |
2 量表的制作与选择、盲法流程的确立 | 第67页 |
3 疗效评价标准的确立 | 第67-68页 |
4 亚组分析结果的判读 | 第68页 |
5 通过处方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贡献 | 第68-70页 |
6 通过含药血清体外细胞学实验阐释柴桂龙牡汤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增殖的抑制及对ER α的影响 | 第70-71页 |
7 本研究的思考及存在的不足 | 第71-72页 |
论文总结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附件 | 第7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