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2页 |
1.1 多酸化学 | 第10-13页 |
1.1.1 传统多酸化学 | 第10-11页 |
1.1.2 多酸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 传统的过渡金属氧酸盐 | 第13-18页 |
1.2.1 钼氧簇 | 第13-16页 |
1.2.2 钒(铌、钽)氧簇 | 第16-17页 |
1.2.3 钨氧簇 | 第17-18页 |
1.3 过渡金属取代传统多酸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 过渡金属氧簇的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4.1 一元过渡金属氧簇 | 第21-28页 |
1.4.2 多元金属掺杂簇合物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多元金属{M_(20)}簇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2-5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2.1.1 实验主要药品 | 第32-33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2.1.3 二元多金属化合物合成 | 第34-35页 |
2.1.4 五元多金属化合物合成 | 第35-37页 |
2.2 多元过渡金属簇合物的表征 | 第37-44页 |
2.2.1 单晶结构测试以及表征 | 第37页 |
2.2.2 多元过渡金属氧簇的粉末衍射 | 第37-38页 |
2.2.3 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 第38-40页 |
2.2.4 化合物元素分布分析 | 第40页 |
2.2.5 化合物M20-24中金属元素XPS分析 | 第40-42页 |
2.2.6 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第42-43页 |
2.2.7 化合物M20-20的热稳定分析 | 第43-4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2.3.1 化合物合成方法 | 第44页 |
2.3.2 化合物M20-7和M20-24的结构描述 | 第44-46页 |
2.4 磁性质研究 | 第46-49页 |
2.4.1 化合物M20-24的变温磁化率χMT | 第46-47页 |
2.4.2 化合物M20-20的变温磁化率χMT | 第47页 |
2.4.3 M20-20和M20-24等温磁化率M/H | 第47-48页 |
2.4.4 M20-1、M20-2和M20-3的磁化率比较 | 第48-49页 |
2.5 结论 | 第49-50页 |
第3章 手性{Cu_6Fe}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0-58页 |
3.1 前言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50-51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3 合成方法 | 第52页 |
3.3 金属簇合物{Cu_6Fe}表征 | 第52-57页 |
3.3.1 单晶结构测试以及表征 | 第52-53页 |
3.3.2 化合物的元素分析 | 第53-54页 |
3.3.3 化合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54-55页 |
3.3.4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55页 |
3.3.5 {D-Cu_6Fe}X-射线粉末衍射 | 第55-56页 |
3.3.6 {Cu_6Fe}圆二色谱测试 | 第56-57页 |
3.3.7 磁性质 | 第57页 |
3.4 实验小结 | 第57-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