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激将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积极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和面子意识的调节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建议采纳第13-20页
        2.1.1 建议采纳研究范式第13页
        2.1.2 决策任务类型第13-14页
        2.1.3 建议采纳的测量第14页
        2.1.4 建议采纳策略第14-15页
        2.1.5 建议折扣效应第15-16页
        2.1.6 建议采纳的影响因素第16-20页
    2.2 激将第20-21页
        2.2.1 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2 激将法的语用特征第21页
    2.3 面子第21-24页
        2.3.1 面子的定义第21-22页
        2.3.2 面子的理论研究第22-24页
3 问题提出第24-26页
    3.1 以往研究局限第24页
    3.2 研究构思第24-25页
    3.3 研究的预期理论贡献第25-26页
4 研究假设第26-30页
    4.1 激将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26-27页
    4.2 积极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第27-28页
    4.3 面子的调节作用第28-30页
5 研究一: 激将的概念界定及操作第30-34页
    5.1 激将的概念界定第30-31页
    5.2 预实验一第31-32页
        5.2.1 样本与设计第31-32页
        5.2.2 操纵检验结果第32页
    5.3 预实验二第32-34页
        5.3.1 样本与设计第32-33页
        5.3.2 操纵检验结果第33-34页
6 研究二: 激将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34-38页
    6.1 样本和程序第34页
    6.2 实验设计和材料第34-35页
    6.3 结果分析第35-37页
        6.3.1 激将的操纵检验第35页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5-36页
        6.3.3 激将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第36页
        6.3.4 积极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第36-37页
    6.4 讨论第37-38页
7 研究三:激将对建议采纳的影响:面子意识的调节作用第38-43页
    7.1 样本与程序第38页
    7.2 实验设计和材料第38-39页
    7.3 结果分析第39-42页
        7.3.1 激将的操纵检验第39页
        7.3.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9-40页
        7.3.3 假设验证第40-42页
    7.4 讨论第42-43页
8 总讨论第43-46页
    8.1 结果分析讨论第43-44页
    8.2 研究意义第44-45页
        8.2.1 理论意义第44-45页
        8.2.2 实践意义第45页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9 研究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59-60页
附录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力情境下初中生正念水平、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老化刻板印象激活和心理特权对公平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