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顺倾断裂带黄土—泥岩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滑坡灾害研究第11-12页
        1.2.2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研究第12-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天水地区地质环境第17-24页
    2.1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2页
        2.1.1 气象第17页
        2.1.2 水文地质第17页
        2.1.3 地形地貌第17-18页
        2.1.4 地层岩性第18-19页
        2.1.5 地质构造与活动断裂第19-21页
        2.1.6 地震第21-22页
    2.2 研究区顺倾断裂带黄土-泥岩滑坡典型案例第22-23页
    2.3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顺倾断裂带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的振动台试验第24-58页
    3.1 工程原型概况第24页
    3.2 试验相似比及相似材料的选取第24-27页
        3.2.1 试验相似比第24-25页
        3.2.2 相似材料的选取第25-27页
    3.3 振动台模型试验设计第27-32页
        3.3.1 模型箱设计及边界处理第27-28页
        3.3.2 地震模拟振动台第28-30页
        3.3.3 模型箱和地层的自振频率验算第30页
        3.3.4 测试内容与数据采集系统第30-32页
    3.4 试验步骤及过程第32-35页
    3.5 试验加载工况第35-37页
    3.6 试验结果分析第37-56页
        3.6.1 模型箱边界效应验证第37页
        3.6.2 边坡加速度响应规律第37-44页
        3.6.3 边坡动土压力响应规律第44-52页
        3.6.4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第52-55页
        3.6.5 断裂带黄土-泥岩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第55-56页
    3.7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顺倾断裂带黄土-泥岩边坡动力响应的数值模拟第58-68页
    4.1 数值计算模型第58-63页
        4.1.1 计算模型及工况第58-59页
        4.1.2 边界条件及地震波输入第59-61页
        4.1.3 材料本构关系及计算参数第61页
        4.1.4 地震波的选取及校正第61-63页
        4.1.5 阻尼设定第63页
    4.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3-67页
        4.2.1 边坡加速度动响应规律第63-66页
        4.2.2 边坡竖向动土压力响应规律第66页
        4.2.3 边坡水平动土压力响应规律第66-67页
    4.3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不同倾角顺倾断裂带对黄土-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第68-83页
    5.1 数值计算模型第68-69页
    5.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9-81页
        5.2.1 边坡加速度响应特征第69-72页
        5.2.2 边坡坡面位移时程曲线第72-73页
        5.2.3 边坡塑性区分布特征第73-76页
        5.2.4 边坡剪应增量变化特征第76-78页
        5.2.5 边坡永久水平位移变化特征第78-81页
    5.3 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兰黄土水、气渗透性及其微观机理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校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使用后评价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