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音乐干预脑力负荷实验方案与数据采集 | 第17-27页 |
2.1 实验被试 | 第17页 |
2.2 实验环境 | 第17-19页 |
2.3 实验流程 | 第19-22页 |
2.3.1 实验组实验 | 第19-21页 |
2.3.2 对照组实验 | 第21-22页 |
2.4 实验评分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RR间期序列的获取 | 第27-35页 |
3.1 心电图的特征 | 第27-29页 |
3.1.1 心电图产生的原理 | 第27-28页 |
3.1.2 典型的心电波形 | 第28-29页 |
3.2 心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29-31页 |
3.2.1 小波变换理论 | 第30页 |
3.2.2 小波变换去噪 | 第30-31页 |
3.3 心电R波波峰定位与RR间期的计算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RR间期序列的处理 | 第35-49页 |
4.1 特征提取 | 第35-44页 |
4.1.1 传统特征 | 第35-38页 |
4.1.2 非线性特征 | 第38-40页 |
4.1.3 Krawtchouk加权矩特征 | 第40-41页 |
4.1.4 小波包分解的能量特征 | 第41-44页 |
4.2 生理参数的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4.2.1 生理参数的比较 | 第44-47页 |
4.2.2 结论分析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不同生理模式可区分度分析 | 第49-57页 |
5.1 特征选择 | 第49页 |
5.2 脑力负荷数据集识别分类 | 第49-53页 |
5.2.1 有/无音乐干预的生理模式区分度分析 | 第49-52页 |
5.2.2 高脑力负荷和低脑力负荷的生理模式区分度分析 | 第52-53页 |
5.3 任务正确和任务错误数据集识别分类 | 第53-54页 |
5.4 讨论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总结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