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晶体和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行为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符号说明第17-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4页
    1.1. 超(亚)临界流体简介第20-22页
        1.1.1 超临界流体第20-22页
        1.1.2 亚临界流体第22页
    1.2. 超(亚)临界流体的应用第22-25页
        1.2.1 超(亚)临界流体在萃取领域的应用第22-23页
        1.2.2 超(亚)临界流体在聚合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第23页
        1.2.3 超(亚)临界流体在化学反应领域的应用第23-24页
        1.2.4 超(亚)临界流体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第24-25页
    1.3 超(亚)临界体系的溶解平衡研究第25-32页
        1.3.1 超(亚)临界体系溶解平衡的实验研究第25-26页
        1.3.2 超(亚)临界体系溶解平衡的理论研究第26-30页
        1.3.3 密度泛函理论第30-32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2-34页
第二章 固体溶质在超(亚)临界流体中溶解平衡的实验研究第34-54页
    2.1 实验物系第34-36页
        2.1.1 溶剂第34页
        2.1.2 夹带剂第34页
        2.1.3 溶质第34-36页
    2.2 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步骤第36-43页
        2.2.1 动态法第36-37页
        2.2.2 静态法第37-39页
        2.2.3 实验条件的确定第39-41页
        2.2.4 溶解度分析方法第41-43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2.3.1 溶解度的计算第43页
        2.3.2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含与不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第43-46页
        2.3.3 芦丁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第46-51页
        2.3.4 三亚苯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第51-53页
    2.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简化的状态方程模型对固体溶质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平衡研究第54-82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模型简化与推导第54-63页
        3.2.1 两参数模型的推导第54-58页
        3.2.2 三参数模型的推导第58-61页
        3.2.3 温度不恒定时的关联模型第61页
        3.2.4 方程参数的简化计算第61-63页
        3.2.5 含有夹带剂或混合溶质的多元超(亚)临界体系第63页
    3.3 模型关联结果与分析第63-72页
        3.3.1 全温度下关联结果第63-68页
        3.3.2 与文献模型的比较第68-72页
    3.4 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72-80页
        3.4.1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含与不含夹带剂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73-74页
        3.4.2 芦丁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74-76页
        3.4.3 三亚苯在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76-77页
        3.4.4 间(对)羟基苯甲醛混合溶质在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第77-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密度泛函理论对晶体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行为研究第82-112页
    4.1 引言第82页
    4.2 理论框架第82-94页
        4.2.1 萘和三亚苯晶胞结构的简化第82-83页
        4.2.2 体系的3D-DFT构建第83-91页
        4.2.3 晶格结构的确定第91-92页
        4.2.4 3D-DFT对溶解度的预测及与其他模型的对比第92-93页
        4.2.5 界面结构和界面张力第93-9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4-110页
        4.3.1 萘和三亚苯的粗粒化力场参数第94-95页
        4.3.2 萘和三亚苯的晶格结构的确定第95-100页
        4.3.3 预测萘和三亚苯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第100-106页
        4.3.4 萘和三亚苯与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间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张力第106-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五章 密度泛函理论对聚合物在超(亚)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行为研究第112-132页
    5.1 引言第112页
    5.2 理论框架第112-117页
        5.2.1 GCE法求解聚合物的PVT性质第112-113页
        5.2.2 聚合物-超(亚)临界CO_2体系的溶解平衡和聚合物的溶胀率第113-117页
        5.2.3 聚合物-超(亚)临界CO_2体系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张力第11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7-131页
        5.3.1 聚合物粗粒化力场参数的确定第117-119页
        5.3.2 聚合物-超(亚)临界CO_2体系的溶解平衡第119-124页
        5.3.3 超(亚)临界CO_2对聚合物的溶胀作用第124-126页
        5.3.4 聚合物-超(亚)临界CO_2体系的界面结构和界面张力第126-131页
    5.4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32-134页
    6.1 结论第132-133页
    6.2 创新点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8-150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50-152页
附件第152-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导向碳基传感器的构筑及其在生物与环境中的分析应用
下一篇:金属离子力场参数开发及其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