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江苏省常州市金江苑安置社区治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社区第18-19页
        2.1.2 安置社区第19-20页
        2.1.3 社区治理第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0-21页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金江苑安置社区现状与治理困境分析第22-33页
    3.1 金江苑安置社区现状第22-27页
        3.1.1 社区人员现状第22-24页
        3.1.2 社区管理结构第24-25页
        3.1.3 社区基础设施第25页
        3.1.4 社区经济现状第25-26页
        3.1.5 社区物业服务第26-27页
        3.1.6 社区治安现状第27页
    3.2 金江苑安置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3.2.1 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第27-28页
        3.2.2 社区治理力量不足第28页
        3.2.3 居民自治水平低第28-29页
        3.2.4 安置社区物业与治安差第29页
    3.3 金江苑安置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3页
        3.3.1 政府大包大揽带来组织结构不合理第29-30页
        3.3.2 治理主体单一导致治理力量不足第30-31页
        3.3.3 缺乏自治平台致使居民自治水平低第31页
        3.3.4 安置社区多方因素导致物业与治安差第31-33页
第4章 国内外治理经验对金江苑安置社区治理的经验借鉴第33-41页
    4.1 国外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第33-35页
        4.1.1 澳大利亚第33-34页
        4.1.2 日本第34-35页
    4.2 国内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第35-38页
        4.2.1 沈阳第35-36页
        4.2.2 武汉江汉区第36-37页
        4.2.3 深圳坪山新区第37-38页
    4.3 经验借鉴第38-41页
        4.3.1 政府治理与社区自治相辅相成第38-39页
        4.3.2 理顺社区的组织结构第39页
        4.3.3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第39-40页
        4.3.4 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第40-41页
第5章 改善金江苑安置社区治理状况的对策分析第41-55页
    5.1 重构社区治理组织结构第41-43页
        5.1.1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第41-42页
        5.1.2 设立社区工作站保障公共服务第42-43页
    5.2 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第43-47页
        5.2.1 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第43-44页
        5.2.2 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第44-46页
        5.2.3 培养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第46-47页
    5.3 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第47-50页
        5.3.1 政府推动居民表达需求第47-49页
        5.3.2 社工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第49页
        5.3.3 社区志愿者引领与丰富居民自治第49-50页
    5.4 多措共举提高安置社区品质第50-55页
        5.4.1 网格化管理模式夯实治理基础第50-51页
        5.4.2 优质物业服务打造品质社区第51-53页
        5.4.3 强化社区突发事件管理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云港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下一篇:推进我国智慧养老政策体系完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