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路面施工机械论文

基于云服务的振动压路机压实过程作业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6页
        1.2.1 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第14-16页
        1.2.2 智能压实检测方法第16-21页
        1.2.3 高精度定位的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4 沥青路面压实区域温度的监控方法第24-25页
        1.2.5 基于云服务的智能压实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6-29页
        1.3.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二章 压实质量监控参数的确定及监控方法研究第29-42页
    2.1 路面压实工艺第29-31页
        2.1.1 路基压实工艺第29页
        2.1.2 沥青路面压实工艺第29-30页
        2.1.3 路面连续压实的要求第30-31页
    2.2 压实过程监控参数第31-35页
        2.2.1 路面压实监控模型第31-32页
        2.2.2 轨迹和遍数监控第32-33页
        2.2.3 速度监控第33页
        2.2.4 温度监控第33-34页
        2.2.5 压实度监控第34-35页
    2.3 压实过程的技术控制参数第35页
    2.4 基于云服务的压实质量监控方法第35-40页
        2.4.1 总体方案第35-37页
        2.4.2 数据采集第37-38页
        2.4.3 数据传输第38-39页
        2.4.4 数据处理第39页
        2.4.5 机群协调第39页
        2.4.6 云展示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压实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第42-60页
    3.1 系统目标第42-43页
    3.2 压实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第43-49页
        3.2.1 压实过程质量监控系统架构第44-46页
        3.2.2 系统物理结构第46页
        3.2.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第46-47页
        3.2.4 系统数据流程第47-49页
    3.3 系统机群环境搭建第49-57页
        3.3.1 组网方案第49-51页
        3.3.2 通信协议的设计第51-52页
        3.3.3 硬件系统第52页
        3.3.4 物联网网络数据传输主机第52-53页
        3.3.5 机群数据传输模块第53-54页
        3.3.6 GPS定位模块第54-55页
        3.3.7 3G通讯模块第55页
        3.3.8 软件系统第55-57页
    3.4 机群协调策略第57-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压实过程中碾压遍数的检测方法与算法研究第60-90页
    4.1 压实遍数监控方法第60-61页
        4.1.1 压实遍数监控原理第60-61页
        4.1.2 压实遍数监控指标第61页
    4.2 高精度定位算法研究第61-67页
        4.2.1 GPSRTK基本原理第61-62页
        4.2.2 RTK基本算法第62-64页
        4.2.3 RTK优化算法第64-67页
    4.3 高精度定位试验第67-82页
        4.3.1 试验内容第67页
        4.3.2 试验设备第67-68页
        4.3.3 试验方法第68页
        4.3.4 试验现场第68-69页
        4.3.5 结果分析第69-82页
    4.4 碾压遍数在线监控试验第82-89页
        4.4.1 试验路段概况第82页
        4.4.2 试验内容第82-83页
        4.4.3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83-84页
        4.4.4 工程试验现场第84-85页
        4.4.5 结果分析第85-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五章 压实过程中压实度的在线检测方法研究第90-109页
    5.1 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第90-91页
        5.1.1 压实度的定义第90页
        5.1.2 压实度的检测方法第90-91页
    5.2 压实度的检测原理第91-92页
    5.3 压实度采集系统设计第92-95页
        5.3.1 信号采集点的确定第92页
        5.3.2 压实度检测方案第92-93页
        5.3.3 压实度传感器选型第93页
        5.3.4 压实度信号采集模块第93-94页
        5.3.5 压实度采集系统第94-95页
    5.4 基于LabVIEW的压实度采集系统设计第95-97页
        5.4.1 系统功能分析第95页
        5.4.2 数据采集模块第95-96页
        5.4.3 信号处理第96-97页
        5.4.4 辅助功能第97页
    5.5 基于谐波法的压实度试验第97-99页
        5.5.1 试验内容第97页
        5.5.2 试验方案第97-98页
        5.5.3 试验现场第98-99页
    5.6 压实度检测模型的建立第99-108页
        5.6.1 压实过程中振动信号分析第99-100页
        5.6.2 压实过程中跳振信号分析第100-101页
        5.6.3 室外压实试验分析第101-105页
        5.6.4 室内压实试验分析第105-107页
        5.6.5 压实过程中压实度检测模型的建立第107-108页
    5.7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压实区域温度的动态监控方法研究第109-140页
    6.1 旋转式区域温度监控方法第109-110页
    6.2 温度传感器参数设计第110-112页
        6.2.1 系统相关参数第110-111页
        6.2.2 电机选型第111-112页
    6.3 传感器结构设计第112-114页
    6.4 旋转式区域温度采集系统设计第114-119页
        6.4.1 温度检测系统第114-115页
        6.4.2 红外温度传感器选型第115-116页
        6.4.3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第116-117页
        6.4.4 风速传感器的选型第117页
        6.4.5 温度采集硬件系统第117-119页
    6.5 旋转式区域温度的监控系统设计第119-120页
        6.5.1 温度采集流程第119页
        6.5.2 系统软件结构层设计第119-120页
    6.6 温度补偿预测模型的建立第120-125页
        6.6.1 温度补偿算法现状第121-122页
        6.6.2 融合粒子群的改进神经网络温度补偿算法原理第122-125页
    6.7 红外测温补偿试验第125-130页
        6.7.1 温度测试系统组成第125-127页
        6.7.2 试验内容第127页
        6.7.3 试验现场第127-130页
    6.8 红外测温补偿预测模型的验证第130-139页
        6.8.1 红外测温影响因素分析第130-131页
        6.8.2 红外测温主因素的优选第131-134页
        6.8.3 红外测温多因素交互试验第134-136页
        6.8.4 红外测温预测模型验证第136-139页
    6.9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压实过程云服务方法的研究第140-153页
    7.1 基于云服务的压实过程质量监控系统功能需求第140-141页
    7.2 云服务的基本概念与模型第141-144页
        7.2.1 云分析角色与特性第141页
        7.2.2 云交付模型第141-143页
        7.2.3 云部署架构第143-144页
    7.3 压实过程质量监控系统交互设计第144-146页
    7.4 压实过程质量监控云展现的功能试验第146-152页
    7.5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结论与展望第153-156页
    结论第153-154页
    创新点第154页
    展望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吊拉协同主动加固方法的RC系杆拱桥加固效果评价
下一篇:大跨径PC箱梁桥底板崩裂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