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新能源发电及消纳模式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电动汽车V2G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V2G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V2G的实现与控制方式 | 第13页 |
1.3.3 V2G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用户类型的分类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因素 | 第16-19页 |
2.2.1 电动汽车数量 | 第16页 |
2.2.2 电动汽车的使用类型 | 第16-17页 |
2.2.3 电动汽车日行驶里程 | 第17-18页 |
2.2.4 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 | 第18-19页 |
2.2.5 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段 | 第19页 |
2.3 考虑用户满意标准的电动汽车分类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消纳风电的商业模式及充放电功率建模 | 第23-36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电动汽车参与风电消纳的商业合作模式 | 第24-27页 |
3.2.1 各参与方与合作目的 | 第24-25页 |
3.2.2 商业合作形式 | 第25-26页 |
3.2.3 商业合作模式的合作流程 | 第26-27页 |
3.3 各类型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建模 | 第27-35页 |
3.3.1 各类型电动汽车的数量 | 第27页 |
3.3.2 经济型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求解 | 第27-28页 |
3.3.3 合约型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求解 | 第28-32页 |
3.3.4 常规型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求解 | 第32-34页 |
3.3.5 转移型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求解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分类的V2G充放电消纳风电优化策略 | 第36-57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分类的V2G消纳风电多目标优化策略建模 | 第36-39页 |
4.2.1 目标函数 | 第36-38页 |
4.2.2 约束条件 | 第38-39页 |
4.3 策略1:不采取任何优化措施 | 第39-44页 |
4.3.1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及收益 | 第39-40页 |
4.3.2 数据处理 | 第40-44页 |
4.4 策略2:运营商采取充放电电价激励策略 | 第44-47页 |
4.4.1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及收益 | 第44页 |
4.4.2 算例仿真及分析 | 第44-47页 |
4.5 策略3:运营商采取延时充电策略 | 第47-50页 |
4.5.1 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及收益 | 第47-48页 |
4.5.2 数据处理 | 第48-49页 |
4.5.3 算例仿真及分析 | 第49-50页 |
4.6 策略4:既采取电价激励措施又采取延时策略 | 第50-55页 |
4.6.1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及收益 | 第50-52页 |
4.6.2 算例仿真及分析 | 第52-55页 |
4.7 四种策略的比较 | 第55-5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