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磷酸铁锂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4-16页
Abstract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53页
    1.1 引言第19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9-24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第19-20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第20-22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22-24页
    1.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第24-35页
        1.3.1 磷酸铁锂的结构及性质第24-26页
        1.3.2 磷酸铁锂的制备第26-31页
            1.3.2.1 固相法第27页
            1.3.2.2 溶胶凝胶法第27-28页
            1.3.2.3 水热/溶剂法第28-29页
            1.3.2.4 共沉淀法第29-30页
            1.3.2.5 其他方法第30-31页
        1.3.3 磷酸铁锂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1.3.4 改进办法第32-35页
            1.3.4.1 对磷酸铁锂进行表面改性第32-33页
            1.3.4.2 对磷酸铁锂进行化学掺杂第33-34页
            1.3.4.3 控制颗粒的形貌和粒径第34-35页
    1.4 石墨烯及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5-42页
        1.4.1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第35-37页
        1.4.2 石墨烯的制备第37-38页
        1.4.3 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第38-42页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3页
第二章 利用磷酸锂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的研究第53-80页
    2.1 引言第53-54页
    2.2 实验部分第54-58页
        2.2.1 实验试剂第54页
        2.2.2 利用磷酸锂合成磷酸铁锂的制备过程第54-55页
            2.2.2.1 磷酸锂溶液的制备第54页
            2.2.2.2 磷酸铁锂的制备第54-55页
        2.2.3 物相表征第55-56页
        2.2.4 电化学测试第56-58页
            2.2.4.1 电池组装第56页
            2.2.4.2 电池充放电测试第56-57页
            2.2.4.3 循环伏安测试第57-58页
            2.2.4.4 交流阻抗测试第5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8-76页
        2.3.1 反应浓度对磷酸锂物相的影响第58-60页
            2.3.1.1 反应浓度对磷酸锂晶相的影响第58-59页
            2.3.1.2 反应浓度对磷酸锂形貌的影响第59-60页
        2.3.2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锂物相的影响第60-68页
            2.3.2.1 反应条件对磷酸铁锂晶相的影响第60-62页
            2.3.2.2 不同反应条件下磷酸铁锂形貌的变化第62-63页
            2.3.2.3 不同形貌磷酸铁锂的形成机理第63-65页
            2.3.2.4 不同形貌磷酸铁锂的比表面积分析第65-67页
            2.3.2.5 包碳含量的确定第67-68页
        2.3.3 不同形貌磷酸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第68-76页
            2.3.3.1 首次充放电性能分析第68-69页
            2.3.3.2 倍率性能对比第69-71页
            2.3.3.3 循环性能研究第71-72页
            2.3.3.4 能量密度比较第72-73页
            2.3.3.5 锂离子迁移速率比较第73-75页
            2.3.3.6 导电性能对比第75-76页
    2.4 本章总结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三章 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80-99页
    3.1 引言第80-81页
    3.2 实验部分第81-82页
        3.2.1 实验试剂第81页
        3.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81页
        3.2.3 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1-82页
        3.2.4 物相表征第8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2-96页
        3.3.1 氧化石墨烯的物相表征第82-86页
            3.3.1.1 氧化石墨烯的晶相第82-83页
            3.3.1.2 氧化石墨烯的形貌第83-84页
            3.3.1.3 氧化石墨烯的成键及官能团分析第84-86页
        3.3.2 墨烯包覆磷酸铁锂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86-90页
            3.3.2.1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晶相第86-87页
            3.3.2.2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形貌第87-88页
            3.3.2.3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第88-89页
            3.3.2.4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中碳材料的结构变化第89-90页
            3.3.2.5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含量测定第90页
        3.3.3 石墨烯包覆磷酸铁锂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90-96页
            3.3.3.1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性能研究第90-92页
            3.3.3.2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第92-93页
            3.3.3.3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第93-94页
            3.3.3.4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第94-95页
            3.3.3.5 球形多孔复合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率第95-96页
    3.4 本章总结第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第四章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99-115页
    4.1 引言第99-100页
    4.2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0-112页
        4.3.1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100-106页
            4.3.1.1 产物表观分析第100-101页
            4.3.1.2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晶相第101-102页
            4.3.1.3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第102-104页
            4.3.1.4 三维组装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探讨第104页
            4.3.1.5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中碳材料的结构分析第104-105页
            4.3.1.6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含量的确定第105-106页
        4.3.2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106-112页
            4.3.2.1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的首次充放电性能第106-107页
            4.3.2.2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第107-108页
            4.3.2.3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第108-110页
            4.3.2.4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第110页
            4.3.2.5 石墨烯-磷酸铁锂纳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率第110-112页
    4.4 本章总结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8页
    5.1 总结第115-116页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16-117页
    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17-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12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转运蛋白基因TaBASS2和TaHAK11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连续流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的构建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