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转运蛋白基因TaBASS2和TaHAK11的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40页
    一 植物胆汁酸:Na~+共转运体(Bile acid:sodium symporter,BASS)家族研究进展第18-20页
    二 植物质体逆行信号转导第20-28页
        2.1 质体逆行信号转导途径分类第20-23页
        2.2 质体逆行信号途径重要组分-GUN1与ABI4第23-24页
        2.3 叶绿体代谢产物作为逆行信号第24-28页
    三 植物逆境应答的ABA与ROS信号途径第28-30页
        3.1 植物胁迫应答的ABA信号途径第28-29页
        3.2 植物胁迫应答的ROS信号途径第29-30页
    四 植物钾离子转运蛋白及其与低钾、盐、旱等非生物胁迫的关系第30-39页
        4.1 植物钾离子转运蛋白的种类第30-31页
        4.2 KT/KUP/HAK转运蛋白家族第31-34页
        4.3 KT/KUP/HAK转运蛋白与低钾胁迫响应第34-36页
        4.4 KT/KUP/HAK转运蛋白与抗盐第36-37页
        4.5 KT/KUP/HAK转运蛋白与植物抗旱第37-39页
    五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39-40页
第二章 小麦转运蛋白基因TaBASS2的功能鉴定第40-70页
    引言第40页
    1 实验材料和处理条件第40-41页
        1.1 植物材料第40-41页
        1.2 材料培养及处理第41页
    2 试验方法第41-44页
        2.1 TaBASS2 cDNA、基因组序列的获得第41页
        2.2 蛋白质序列分析第41页
        2.3 表达模式分析第41-42页
        2.4 TaBASS2在酵母突变菌株中的功能互补分析第42页
        2.5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42页
        2.6 TaBASS2转化拟南芥第42页
        2.7 拟南芥表型分析第42-43页
        2.8 拟南芥相关marker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43页
        2.9 拟南芥生理指标的测定第43-44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70页
        3.1 TaBASS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44-48页
        3.2 TaBASS2表达模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第48-51页
        3.3 TaBASS2转运特性分析第51-55页
        3.4 TaBASS2在发育中的作用第55-58页
        3.5 TaBASS2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第58-66页
        3.6 讨论第66-70页
第三章 小麦转运蛋白基因TaHAK11的功能鉴定第70-98页
    引言第70页
    1 实验材料和处理条件第70-71页
        1.1 植物材料第70-71页
        1.2 材料培养及处理第71页
    2 试验方法第71-73页
        2.1 TaHAK11cDNA、基因组序列及启动子克隆第71页
        2.2 蛋白质序列分析第71-72页
        2.3 染色体定位第72页
        2.4 表达模式分析第72页
        2.5 TaHAK11在酵母突变菌株中的功能互补分析第72页
        2.6 TaHAK11转化拟南芥第72页
        2.7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72页
        2.8 拟南芥表型分析第72-73页
        2.9 拟南芥相关Marker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73页
        2.10 气孔开度测定第73页
    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3-98页
        3.1 TaHAK1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73-82页
        3.2 TaHAK11表达模式分析第82-86页
        3.3 TaHAK11在酵母突变体中的功能互补分析第86-87页
        3.4 TaHAK11-3在拟南芥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第87-93页
        3.5 讨论第93-98页
第四章 小麦TA4152-60中黑森瘿蚊抗性基因的定位第98-106页
    引言第98页
    1 实验材料第98-99页
    2 实验方法第99-101页
        2.1 黑森瘿蚊反应鉴定第99页
        2.2 遗传连锁分析第99-10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01-104页
        3.1 NC60群体黑森瘿蚊抗性的表型分析第101页
        3.2 黑森瘿蚊抗性基因的分子作图第101-103页
        3.3 TA4152-60和其他栽培种所得F1s的黑森瘿蚊抗性反应第103页
        3.4 该黑森瘿蚊抗性基因在小麦栽培种中的分子标记辅助渐渗第103-104页
    4 讨论第104-106页
总结第106-108页
附录第108-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7-12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8页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128-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与TLR信号传导通路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下一篇:磷酸铁锂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