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熔盐电化学概述 | 第11-12页 |
1.2 熔盐电脱氧法简介 | 第12-13页 |
1.3 FFC法熔盐及电极选择 | 第13-14页 |
1.3.1 FFC法熔盐选择 | 第13-14页 |
1.3.2 FFC法电极选择 | 第14页 |
1.4 FFC法的优势及难点 | 第14-15页 |
1.5 熔盐电脱氧法制备金属或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6 铝锂合金简介 | 第18-19页 |
1.7 铝锂合金的应用 | 第19-20页 |
1.8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1.8.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1.8.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及实验研究方法 | 第23-39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23-25页 |
2.1.1 熔盐的选择及热力学计算 | 第23-24页 |
2.1.2 以固态氧化物制备金属的热力学计算 | 第24-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试剂及处理 | 第26-28页 |
2.4 前驱体的制备 | 第28-30页 |
2.5 电化学研究 | 第30-34页 |
2.5.1 电极的选择及制备 | 第30-33页 |
2.5.2 电化学实验装置 | 第33-34页 |
2.5.3 电化学实验装置 | 第34页 |
2.6 电解制备铝基合金 | 第34-39页 |
2.6.1 实验装置 | 第35页 |
2.6.2 实验流程 | 第35-36页 |
2.6.3 实验过程 | 第36-37页 |
2.6.4 合金产率计算 | 第37页 |
2.6.5 实验检测及表征 | 第37-39页 |
第3章 在CaCl_2-LiCl熔盐中电脱氧制备铝锂合金 | 第39-45页 |
3.1 电解实验 | 第39-41页 |
3.1.1 电脱氧产物形貌与XRD检测 | 第39-40页 |
3.1.2 电解质分析检测 | 第40-41页 |
3.2 空白实验 | 第41-43页 |
3.3 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在LiF-LiCl熔盐中电脱氧制备铝锂合金 | 第45-55页 |
4.1 集流体设计 | 第45页 |
4.2 实验条件设计 | 第45-46页 |
4.3 电脱氧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3页 |
4.3.1 合金物相分析 | 第46-49页 |
4.3.2 合金微观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4.3.3 合金成分分析 | 第51页 |
4.3.4 电解质成分检测 | 第51-52页 |
4.3.5 电解过程电流变化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在KCl-LiCl熔盐中电脱氧制备铝锂合金 | 第55-75页 |
5.1 电化学实验 | 第55-58页 |
5.2 电脱氧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73页 |
5.2.1 电解电位对合金制备的影响 | 第58-62页 |
5.2.2 电解时间对合金制备的影响 | 第62-66页 |
5.2.3 电解温度对合金制备的影响 | 第66-70页 |
5.2.4 Al-Li_2O前驱体在不同电解时间下的电脱氧实验 | 第70-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