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纳税服务社会化研究--以R市地税局为例
硕士论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页 |
二、选题价值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9-10页 |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的纳税服务 | 第10-11页 |
三、优化纳税服务 | 第11-12页 |
四、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实证分析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新公共管理与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一、新公共管理 | 第14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的纳税服务社会化理念 | 第15-17页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二、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纳税服务社会化现状 | 第17-18页 |
第三章 R市地税纳税服务实证分析 | 第18-23页 |
第一节 R市地税问卷调查实证情况 | 第18-20页 |
一、R市地税问卷调查 | 第18页 |
二、问卷调查实证总结 | 第18-20页 |
第二节 R市地税局纳税服务现状 | 第20-23页 |
一、纳税服务理念逐步树立 | 第21页 |
二、纳税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 第21-22页 |
三、纳税服务内容日益丰富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第23-26页 |
第一节 纳税服务观念转变不到位 | 第23页 |
第二节 纳税服务机制不完善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纳税服务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 第24页 |
第四节 纳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够 | 第24-26页 |
一、税务中介机构发展缓慢 | 第25页 |
二、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 | 第25页 |
三、纳税服务社会化有效需求不足 | 第25-26页 |
第五章 国际纳税服务社会化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国际纳税服务社会化先进经验介绍 | 第26-30页 |
一、美国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26-27页 |
二、澳大利亚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27-28页 |
三、英国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28页 |
四、新加坡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28-29页 |
五、日本的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国际纳税服务社会化经验的启示 | 第30-35页 |
一、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第30-31页 |
二、大力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 | 第31-32页 |
三、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 | 第32-33页 |
四、构建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 | 第33-34页 |
五、不断创新纳税服务手段 | 第34-35页 |
第六章 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纳税服务社会化的建议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构建部门协作的纳税服务体系 | 第35-36页 |
一、信息共享化 | 第35-36页 |
二、办公一体化 | 第36页 |
第二节 推动组建纳税服务行业协会 | 第36-37页 |
一、整合多样性 | 第36页 |
二、保持中立性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倡导支持纳税服务志愿者组织 | 第37-38页 |
一、税法援助服务 | 第37页 |
二、纳服志愿活动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扶植税务代理的纳税服务力量 | 第38-40页 |
一、加强引导监管 | 第38页 |
二、协助税务服务 | 第38-39页 |
三、协调征纳关系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2014年R市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