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各章节说明 | 第12-14页 |
1.2.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本文设计难点 | 第13页 |
1.2.3 各章节说明 | 第13-14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下行链路及高效功放总体设计 | 第15-34页 |
2.1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5-17页 |
2.1.1 单芯电缆的幅频特性 | 第15-16页 |
2.1.2 传输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6-17页 |
2.2 下行链路的设计 | 第17-19页 |
2.2.1 耦合电路的群延时特性 | 第17-18页 |
2.2.2 2FSK调制解调原理 | 第18-19页 |
2.3 高效功放前端∑-Δ 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 第19-29页 |
2.3.1 量化噪声分析 | 第20-21页 |
2.3.2 过采样理论 | 第21-23页 |
2.3.3 ∑-Δ 调制器原理 | 第23-29页 |
2.4 高效功放后端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9-33页 |
2.4.1 A类功放 | 第30-31页 |
2.4.2 B类功放 | 第31-32页 |
2.4.3 AB类功放 | 第32页 |
2.4.4 D类功放 | 第32-33页 |
2.4.5 S类功放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下行链路的实现 | 第34-43页 |
3.1 下行链路数据格式 | 第34-37页 |
3.1.1 下行链路逻辑帧格式 | 第34-35页 |
3.1.2 下行链路字节符号 | 第35页 |
3.1.3 下行链路载波频率 | 第35-37页 |
3.2 下行链路状态解析 | 第37-42页 |
3.2.1 8 点实序列FFT运算 | 第37-38页 |
3.2.2 下行链路解调时状态转移 | 第38-40页 |
3.2.3 下行链路解帧时状态转移 | 第40-42页 |
3.3 下行链路测试结果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高效功放前端的实现 | 第43-68页 |
4.1 过采样的实现 | 第44-50页 |
4.1.1 半带滤波器的实现 | 第44-47页 |
4.1.2 积分梳状滤波器的实现 | 第47-50页 |
4.2 ∑-Δ 调制器的实现 | 第50-63页 |
4.2.1 噪声传递函数零极点优化基础 | 第50-51页 |
4.2.2 ∑-Δ 调制器的拓扑结构 | 第51-55页 |
4.2.3 3 电平量化输出的实现 | 第55-57页 |
4.2.4 4 阶3电平∑-Δ 调制器的实现 | 第57-61页 |
4.2.5 2 阶3电平∑-Δ 调制器的实现 | 第61-63页 |
4.3 ∑-Δ 数模转换器仿真及板级测试结果 | 第63-67页 |
4.3.1 ∑-Δ 数模转换器仿真结果 | 第63-66页 |
4.3.2 ∑-Δ 数模转换器板级测试结果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高效功放后端的实现 | 第68-81页 |
5.1 功放驱动电路的实现 | 第68-72页 |
5.1.1 电阻和NMOS管组成的电平转移电路 | 第69页 |
5.1.2 互补对管构成的电平转移电路 | 第69-70页 |
5.1.3 MOS管构成的自举电路 | 第70-71页 |
5.1.4 变压器构成的电平转移电路 | 第71-72页 |
5.2 功率放大器的实现 | 第72-74页 |
5.2.1 NMOS构成的H桥电路 | 第72-73页 |
5.2.2 互补对管构成的H桥电路 | 第73-74页 |
5.3 差分输入低通滤波器的实现 | 第74-76页 |
5.3.1 单端输入LC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第74-75页 |
5.3.2 差分输入LC低通滤波器的实现 | 第75-76页 |
5.4 高效功放后端电路性能测试 | 第76-80页 |
5.4.1 高效功放后端整体电路 | 第76-78页 |
5.4.2 功放后端电路的性能测试 | 第78-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单芯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总体测试 | 第81-89页 |
6.1 测试系统构成 | 第81-82页 |
6.2 系统测试结果 | 第82-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89页 |
7.2 后续展望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