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传统村落及其保护发展原则 | 第18-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传统村落 | 第18页 |
2.1.2 传统文化 | 第18-19页 |
2.2 传统村落的价值 | 第19-21页 |
2.2.1 文化价值 | 第19页 |
2.2.2 情感价值 | 第19-20页 |
2.2.3 教育价值 | 第20页 |
2.2.4 景观价值 | 第20-21页 |
2.2.5 经济价值 | 第21页 |
2.3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21-24页 |
2.3.1 坚持规划先行,禁止无序建设 | 第21-22页 |
2.3.2 坚持因地制宜,防止千篇一律 | 第22页 |
2.3.3 坚持保护优先,禁止过度开发 | 第22-23页 |
2.3.4 坚持民主决策,避免大包大揽 | 第23-24页 |
3 我国传统村落基本情况及保护发展成效 | 第24-30页 |
3.1 我国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 | 第24-27页 |
3.1.1 我国传统村落的申报情况 | 第24-25页 |
3.1.2 我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 第25-27页 |
3.2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成效 | 第27-30页 |
3.2.1 宣传渠道开通,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 第27页 |
3.2.2 保护机制建立,消失局面得到遏制 | 第27-28页 |
3.2.3 资金投入加大,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 第28页 |
3.2.4 政府社会努力,保护局面基本形成 | 第28-30页 |
4 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 | 第30-42页 |
4.1 四川省传统村落基本情况 | 第30-35页 |
4.1.1 四川省传统村落的申报情况 | 第30-32页 |
4.1.2 四川省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 | 第32-33页 |
4.1.3 四川省传统村落的特征 | 第33-35页 |
4.2 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初步成绩 | 第35-36页 |
4.2.1 完成传统村落调查立档工作 | 第35页 |
4.2.2 建立专家咨询指导工作制度 | 第35-36页 |
4.2.3 增强村落保护主体的保护意愿 | 第36页 |
4.2.4 落实保护与修缮工作有序开展 | 第36页 |
4.3 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36-39页 |
4.3.1 传统村落空心化普遍 | 第37页 |
4.3.2 原住居民参与度不高 | 第37-38页 |
4.3.3 部分民居自然损毁严重 | 第38页 |
4.3.4 传统村落保护同质化明显 | 第38-39页 |
4.4 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9-42页 |
4.4.1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村落人走屋空 | 第39-40页 |
4.4.2 政府与资本介入,导致村民被边缘化 | 第40页 |
4.4.3 意识提高还不够,导致村落损毁严重 | 第40-41页 |
4.4.4 保护模式太单一,导致村落保护同质化 | 第41-42页 |
5 进一步加强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42-51页 |
5.1 提高村落的经济水平,增强传统村落物质基础 | 第42-44页 |
5.1.1 加大政府与社会资金投入,加强村落物质遗存修缮 | 第42-43页 |
5.1.2 创新传统村落发展模式,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 第43-44页 |
5.2 统筹村落生态系统治理,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 第44-45页 |
5.2.1 推进村落山水林田草湖治理,修复村落自然生态环境 | 第44-45页 |
5.2.2 加强村落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维护村落绿色环境 | 第45页 |
5.3 加强村落传统文化传承,改善村民精神面貌 | 第45-46页 |
5.3.1 加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各界对保护村落的重要性认识 | 第45-46页 |
5.3.2 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村落优秀传统文化 | 第46页 |
5.4 提高村落基层治理能力,营造和谐有序家园 | 第46-48页 |
5.4.1 加强基层党组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 第47页 |
5.4.2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充分尊重村民自治权利 | 第47-48页 |
5.4.3 建设法治德治村落,创建平安和谐传统村落 | 第48页 |
5.5 提升村落民生保障水平,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 第48-51页 |
5.5.1 推动村落基础设施升级,使村民共享现代科技成果 | 第48-49页 |
5.5.2 加快完善村落保障体系,使村民基本生活获得保障 | 第49页 |
5.5.3 继续改善村落人居环境,使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