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部战略产业链选择研究--以工业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导论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区域战略产业链的概念及外延第10-12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框架第16-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3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9-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页
        1.4.2 研究重难点第19页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22页
2 西部地区经济基本情况分析第22-39页
    2.1 经济发展阶段第22-24页
    2.2 区域要素禀赋状况第24-26页
    2.3 市场需求变动情况第26-29页
    2.4 产业发展现状第29-31页
    2.5 产业链发展现状第31-37页
        2.5.1 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现状第32-34页
        2.5.2 冶金产业链发展现状第34-35页
        2.5.3 能源化工产业链发展现状第35-36页
        2.5.4 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现状第36-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区域战略产业链的选择模型第39-55页
    3.1 区域战略产业链的选择基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第40-50页
        3.1.1 区域战略产业链的选择基准第40-43页
        3.1.2 区域战略产业链的评价指标体系第43-50页
    3.2 区域战略产业链选择的基本程序第50-54页
        3.2.1 区域战略产业链选择的定性分析第50-52页
        3.2.2 区域战略产业链选择的定量分析第52-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西部战略产业链的选择--以工业为例第55-63页
    4.1 西部工业战略产业链选择的定性分析第55-56页
        4.1.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第55页
        4.1.2 西部地区需求结构变动趋势第55页
        4.1.3 西部地区资源禀赋状况第55页
        4.1.4 西部地区产业及产业链基础第55-56页
        4.1.5 政府政策空间第56页
    4.2 西部工业战略产业链选择的定量分析第56-61页
        4.2.1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56-58页
        4.2.2 利用Weaver--Thomas模型计算两大维度得分第58-59页
        4.2.3 构建波士顿矩阵模型和确定西部战略产业链第59-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3-69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3-64页
    5.2 政策建议第64-67页
        5.2.1 构建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第64-65页
        5.2.2 培育龙头企业第65页
        5.2.3 明确战略产业链各环节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第65-66页
        5.2.4 依托“一带一路”大战略,推动西部战略产业走出国门第66页
        5.2.5 构建地方政府间利益协调机制,促进西部各级政府的合作共赢第66-67页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7-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第73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的项目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xamining the Low English Speaking Proficiency of Lao Student
下一篇:基于系统协调度的河北省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