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0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0-15页 |
| 2.1 剥皮机工作原理及损伤特点 | 第10-11页 |
| 2.1.1 剥皮机工作原理 | 第10页 |
| 2.1.2 剥皮机损伤的性质及特点 | 第10-11页 |
| 2.2 VSD 技术 | 第11-12页 |
| 2.2.1 VSD 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11页 |
| 2.2.2 VSD 的结构及性能 | 第11页 |
| 2.2.3 VSD 的工作原理 | 第11页 |
| 2.2.4 VSD 安置的操作步骤 | 第11-12页 |
| 2.2.5 VSD 的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 第12页 |
| 2.2.6 VSD 技术的优势 | 第12页 |
| 2.3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第12-14页 |
| 2.3.1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 第12-13页 |
| 2.3.2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及手术适应症 | 第13页 |
| 2.3.3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注意事项 | 第13-14页 |
| 2.3.4 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优点 | 第14页 |
| 2.4 VSD 联合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优点 | 第14-15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 3.1 一般资料 | 第15-17页 |
| 3.2 手术方法 | 第17-19页 |
| 3.3 术后处理 | 第19-21页 |
| 3.4 并发症的处理 | 第21-22页 |
| 3.5 随访方法 | 第22-23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23-29页 |
| 4.1 手部剥皮机伤的情况 | 第23-25页 |
| 4.2 手部剥皮机伤的随访结果 | 第25-29页 |
| 4.2.1 一般情况 | 第25页 |
| 4.2.2 患手外形及功能评价 | 第25-29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29-33页 |
| 5.1 手部剥皮机伤的发病特点 | 第29页 |
| 5.2 手掌及手背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 第29-31页 |
| 5.3 VSD 联合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剥皮机伤的临床效果 | 第31页 |
| 5.4 VSD 联合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不足及注意事项 | 第31-32页 |
| 5.5 研究的不足点 | 第32-33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