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研究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意义 | 第8-9页 |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0页 |
三、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逻辑结构 | 第10-11页 |
四、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条件 | 第13-27页 |
第一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时代条件 | 第13-16页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论断 | 第13-14页 |
二、和平与发展是由当今时代主要矛盾决定的 | 第14-15页 |
三、和平与发展的哲学概括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一、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第16-18页 |
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方法论 | 第18-20页 |
三、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 | 第20-22页 |
第三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22-27页 |
一、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哲学总结 | 第22-24页 |
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哲学表达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 第27-53页 |
第一节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改革根本方法 | 第27-34页 |
一、实事求是是我们党长期形成的思想方法 | 第27-30页 |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 第30-31页 |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的根本方法 | 第31-34页 |
第二节 以唯物辩证法为改革思维方法 | 第34-42页 |
一、把握全面、系统的方法 | 第34-36页 |
二、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 第36-40页 |
三、抓根本,突出重点的方法 | 第40-42页 |
第三节 以探索试验为改革实践方法 | 第42-49页 |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内涵和意义 | 第42-45页 |
二、建立试验点和试验区 | 第45-47页 |
三、探索试验方法的一般原则 | 第47-49页 |
第四节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改革评价方法 | 第49-53页 |
一、人民群众是改革评价的主体 | 第49-51页 |
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改革的价值取向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 第53-64页 |
第一节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推进改革不断创新 | 第53-57页 |
一、不断解放思想,要防止新的思想僵化 | 第53-55页 |
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第55-56页 |
三、不断推进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坚持唯物辩证法,从全局着眼观察和处理改革问题 | 第57-60页 |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破与立的关系 | 第57-58页 |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与突破的关系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尊重实践,弘扬改革实践精神 | 第60-61页 |
一、改革要有闯和冒的精神 | 第60-61页 |
二、闯与冒精神的时代意义 | 第61页 |
第四节 尊重群众,坚持人民利益的改革价值取向 | 第61-64页 |
一、时刻关注群众利益 | 第61-62页 |
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 第62页 |
三、不断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