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机械论文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的布置与安装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外TBM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外盘形滚刀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盘形滚刀破岩理论第14-25页
    2.1 盘形滚刀第14-16页
    2.2 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第16-17页
        2.2.1 盘形滚刀破岩过程第16页
        2.2.2 岩石破碎机理第16-17页
    2.3 盘形滚刀的受力预测公式第17-24页
        2.3.1 伊万斯预测公式第17-18页
        2.3.2 秋三藤三郎预测公式第18-19页
        2.3.3 东北工学院岩石破碎实验室预测公式第19-20页
        2.3.4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预测公式第20-22页
        2.3.5 上海交通大学640教研室预测公式第22-23页
        2.3.6 华北水电学院预测公式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TBM刀盘的受力分析第25-31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1.1 垂直力与滚动力第25页
        3.1.2 侧向力和惯性力第25-26页
    3.2 刀盘受力分析第26-28页
        3.2.1 刀盘不平衡力的计算第27页
        3.2.2 刀盘不平衡力矩的计算第27-28页
    3.3 盘形滚刀在刀盘上布置的基本原则第28-29页
    3.4 刀盘不平衡性的调整第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盘形滚刀螺旋线布置方法第31-42页
    4.1 螺旋线布置对刀盘平衡性的影响第31-32页
        4.1.1 螺旋线数对刀盘平衡性的影响第31-32页
        4.1.2 螺旋角度对刀盘平衡性的影响第32页
    4.2 刀盘布置参数第32-35页
        4.2.1 确定刀盘直径第32-33页
        4.2.2 确定平均刀间距第33-34页
        4.2.3 确定滚刀数量第34-35页
    4.3 滚刀在刀盘上螺旋线布置第35-36页
        4.3.1 中心刀和边刀的布置第35页
        4.3.2 正刀的布置第35-36页
    4.4 Visual Basic和优化布置程序的简介第36-38页
        4.4.1 Visual Basic简介第36-37页
        4.4.2 盘形滚刀螺旋线布置优化程序的简介第37-38页
    4.5 工程实例第38-40页
    4.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盘形滚刀安装方式的优化与仿真第42-61页
    5.1 盘形滚刀的外倾安装第42-45页
        5.1.1 外倾安装破岩力学模型第42-44页
        5.1.2 外倾安装破岩效能的理论分析第44-45页
    5.2 盘形滚刀的前倾安装第45-47页
        5.2.1 前倾安装的力学模型第45-46页
        5.2.2 前倾安装角的理论分析第46-47页
    5.3 ABAQUS软件简介第47-48页
    5.4 不同安装方式下盘形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模拟第48-54页
        5.4.1 盘型滚刀刀圈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5.4.2 岩石模型及参数的选取第49-52页
        5.4.3 其他相关参数的设定第52-54页
    5.5 仿真结果分析第54-60页
        5.5.1 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分析第54-57页
        5.5.2 外倾安装与正安装的对比第57-58页
        5.5.3 前倾安装与正安装的对比第58-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岩与衬砌相互作用的隧洞力学分析
下一篇:基于RFID技术动车组检修作业视频评价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