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典当业论文

基于ERM框架的H典当行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典当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综述第15-16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9页
2 典当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9-31页
    2.1 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2.2 ERM框架第20-23页
        2.2.1 基本内容第20-22页
        2.2.2 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认定第22-23页
        2.2.3 ERM视角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优势第23页
    2.3 典当行及其风险管理概述第23-31页
        2.3.1 典当的历史变迁与功能定位第23-25页
        2.3.2 典当行业务及业务流程第25-27页
        2.3.3 典当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现状第27-31页
3 H典当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第31-51页
    3.1 H典当行基本情况第31-33页
        3.1.1 H典当行基本情况介绍第31-32页
        3.1.2 H典当行主营业务第32-33页
    3.2 基于ERM的H典当行风险管理现状描述第33-39页
        3.2.1 内部环境第33-36页
        3.2.2 目标设定第36页
        3.2.3 事项识别第36页
        3.2.4 风险评估第36-37页
        3.2.5 风险应对第37-38页
        3.2.6 控制活动第38页
        3.2.7 信息与沟通第38-39页
        3.2.8 监控第39页
    3.3 基于ERM的H典当行主要风险梳理第39-41页
        3.3.1 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第39-40页
        3.3.2 组织目标与风险容限脱节第40页
        3.3.3 风险识别、评估量化手段不足第40-41页
        3.3.4 关键环节控制薄弱第41页
        3.3.5 外部信息沟通被动第41页
        3.3.6 监督失灵第41页
    3.4 H典当行风险管理建议第41-51页
        3.4.1 规范公司治理,重塑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第41-45页
        3.4.2 调整主营业务结构,实现主营业务多元化第45页
        3.4.3 健全事项识别机制,引入典当风险指标第45-47页
        3.4.4 严格授权细化流程,加强关键点控制第47-50页
        3.4.5 拓展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贷后跟踪管理第50页
        3.4.6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促进风险管理改进第50-51页
4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4.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4.2 研究局限及未来拓展方向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鞍山市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改进研究
下一篇: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