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9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富勒醇的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1.2.1 富勒醇的结构和性质 | 第9页 |
1.2.2 富勒醇的生物应用 | 第9-12页 |
1.2.2.1 富勒醇的抗氧化活性及机制 | 第10-12页 |
1.2.2.2 富勒醇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 | 第12页 |
1.2.3 富勒醇的合成方法及产物结构 | 第12-14页 |
1.2.3.1 酸性条件下的合成 | 第12-13页 |
1.2.3.2 碱性条件下的合成 | 第13-14页 |
1.2.4 富勒醇的形成机制 | 第14-16页 |
1.2.4.1 O_2作氧化剂时的形成机制 | 第14-15页 |
1.2.4.2 H_2O_2作氧化剂时的形成机制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7-22页 |
1.4.1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17-20页 |
1.4.1.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8页 |
1.4.1.2 Kohn-Sham方程 | 第18-19页 |
1.4.1.3 交换相关泛函 | 第19-20页 |
1.4.2 基组函数选择 | 第20-21页 |
1.4.3 PCM溶剂化模型 | 第21页 |
1.4.4 本文所使用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2章 富勒烯以及金属富勒烯羟基化的反应机制 | 第29-46页 |
2.1 前言 | 第29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2.3.1 碱性条件下,C_(60)与O_2的反应 | 第30-31页 |
2.3.2 中性条件下,C_(60)与H_2O_2的反应 | 第31-32页 |
2.3.3 碱性条件下,C_(60)与H_2O_2的反应 | 第32-34页 |
2.3.4 碱性条件下,Gd@C_(60)/Gd@C_(82)与O_2的反应 | 第34-36页 |
2.3.5 中性条件下,Gd@C_(60)/Gd@C_(82)与H_2O_2的反应 | 第36-37页 |
2.3.6 碱性条件下,Gd@C_(60)与H_2O_2的反应 | 第37-39页 |
2.3.7 碱性条件下,Gd@C_(82)与H_2O_2的反应 | 第39-40页 |
2.3.8 水分子微溶剂化的影响 | 第40页 |
2.3.9 富勒烯反应的加成模式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第3章 富勒醇“准确”结构模型预测 | 第46-63页 |
3.1 前言 | 第46-47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3.1 富勒醇的酸性 | 第48-53页 |
3.3.2 富勒醇的还原性 | 第53-56页 |
3.3.3 富勒醇的结构模型的确定 | 第56-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