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孔硅单层膜的光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4-21页 |
1.2.1 结核病简介 | 第14-15页 |
1.2.2 血清学方法检测结核病介绍 | 第15页 |
1.2.3 血清学检测中的生物传感器 | 第15-18页 |
1.2.4 生物传感器之光学生物传感器 | 第18页 |
1.2.5 光学生物传感器之多孔硅光学生物传感器 | 第18-20页 |
1.2.6 未来的多孔硅生物传感器 | 第20-21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多孔硅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方法 | 第23-33页 |
2.1 多孔硅材料介绍 | 第23页 |
2.2 多孔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2.3 多孔硅薄膜的电化学腐蚀 | 第24-27页 |
2.3.1 多孔硅薄膜的腐蚀原理 | 第24-25页 |
2.3.2 多孔硅薄膜的腐蚀装置 | 第25-26页 |
2.3.3 腐蚀前处理 | 第26-27页 |
2.3.4 牺牲层的去除 | 第27页 |
2.4 几种基于多孔硅薄膜的生物传感器 | 第27-32页 |
2.4.1 光波导型多孔硅生物传感器 | 第27-28页 |
2.4.2 多孔硅微谐振腔生物传感器 | 第28-30页 |
2.4.3 双层膜多孔硅生物传感器 | 第30-31页 |
2.4.4 单层膜多孔硅生物传感器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多孔硅薄膜的设计理论 | 第33-43页 |
3.1 多孔硅薄膜的孔径设计 | 第33页 |
3.2 多孔硅薄膜的多孔率和折射率 | 第33-34页 |
3.3 多孔硅材料的选取 | 第34-35页 |
3.4 单层膜的理论化处理 | 第35-37页 |
3.5 理论计算多孔硅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光谱 | 第37-40页 |
3.6 单层膜多孔硅传感器的灵敏度 | 第40-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多孔硅单层膜光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方案 | 第43-50页 |
4.1 多孔硅单层膜光学生物传感器概览 | 第43-44页 |
4.2 多孔硅的腐蚀制作 | 第44-45页 |
4.3 多孔硅材料的功能化处理 | 第45-49页 |
4.3.1 多孔硅材料的热氧化稳定 | 第45-47页 |
4.3.2 多孔硅硅烷化处理 | 第47-48页 |
4.3.3 多孔硅材料的醛基化处理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传感器的抗LAM抗体检测LAM抗原实验 | 第50-56页 |
5.1 制备多孔硅单层膜光学生物传感器实验 | 第50-52页 |
5.1.1 制备多孔硅薄膜 | 第50-51页 |
5.1.2 多孔硅功能化和LAM抗原抗体检测实验 | 第51-52页 |
5.2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9页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56-57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57-59页 |
6.2.1 多孔硅硅烷化处理的研究 | 第57页 |
6.2.2 基于多孔硅平台的多抗原抗体检测研究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