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对郑州市公园绿地的使用状况评价研究
致谢 | 第4-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1 国内外公园绿地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1.3.2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3 国内外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理论 | 第15-18页 |
1.4.1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15-16页 |
1.4.2 行为心理学理论 | 第16-17页 |
1.4.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1.4.4 使用状况评价理论 | 第18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1.5.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1.5.2 实地调查法 | 第18页 |
1.5.3 抽样调查法 | 第18页 |
1.5.4 行为观察法 | 第18-19页 |
1.5.5 统计分析法 | 第19页 |
1.6 论题的研究方案 | 第19-20页 |
1.6.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9页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老年人对公园绿地的使用状况评价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2.1 老年人的特征 | 第20-23页 |
2.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20-21页 |
2.1.2 老年人心理特征 | 第21-22页 |
2.1.3 老年人行为特征 | 第22页 |
2.1.4 老年人活动特征 | 第22-23页 |
2.2 公园绿地建设要素 | 第23-24页 |
2.2.1 公园区位 | 第23页 |
2.2.2 公园功能布局 | 第23页 |
2.2.3 公园景观优美度 | 第23-24页 |
2.2.4 公园配套设施 | 第24页 |
2.2.5 公园经营管理 | 第24页 |
2.3 小结 | 第24页 |
3 郑州市公园绿地老年人使用状况实例调查 | 第24-44页 |
3.1 郑州市概况 | 第24-26页 |
3.1.1 郑州市公园绿地概况 | 第24-25页 |
3.1.2 郑州市老龄化概况 | 第25页 |
3.1.3 郑州市城市公园绿地的选定 | 第25-26页 |
3.2 调查时间 | 第26页 |
3.3 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7页 |
3.3.1 人民公园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第26-30页 |
3.3.2 紫荆山公园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3.3 碧沙岗公园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37页 |
3.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3.4.1 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 第38页 |
3.4.2 老年人在公园中的活动状况 | 第38-40页 |
3.4.3 老年人对公园空间环境的评价 | 第40-43页 |
3.5 老年人对郑州市公园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页 |
3.5.1 活动场地面积偏小,空间过于拥挤 | 第43页 |
3.5.2 活动空间缺少私密性,互相干扰 | 第43页 |
3.5.3 设施不足,缺少活动支持 | 第43页 |
3.5.4 公园细部设计欠缺 | 第43页 |
3.6 公园绿地中老年人利用空间的优化策略 | 第43-44页 |
3.6.1 规划设计方面 | 第43页 |
3.6.2 整体建设方面 | 第43-44页 |
3.7 小结 | 第44页 |
4 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的设计导则及建议 | 第44-49页 |
4.1 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的设计导则 | 第44-46页 |
4.1.1 动静结合 | 第44-45页 |
4.1.2 层次多样 | 第45页 |
4.1.3 边界设计 | 第45页 |
4.1.4 安全便利 | 第45-46页 |
4.1.5 设施完善 | 第46页 |
4.2 建设适宜老年人公园绿地的细部设计 | 第46-48页 |
4.2.1 活动空间 | 第46页 |
4.2.2 步行空间 | 第46-47页 |
4.2.3 坐息空间 | 第47页 |
4.2.4 水体空间 | 第47-48页 |
4.2.5 植物配置 | 第48页 |
4.2.6 照明及服务设施 | 第48页 |
4.3 小结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Abstract | 第52页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