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完善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问题研究--以重庆市H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竞争性选拔干部基本理论第15-21页
    2.1 竞争性选拔干部相关概念第15-16页
        2.1.1 干部第15页
        2.1.2 选拔第15页
        2.1.3 竞争性选拔第15-16页
    2.2 竞争性选拔干部理论基础第16-17页
        2.2.1 人才素质测评理论第16页
        2.2.2 人职匹配理论第16页
        2.2.3 个别差异理论第16-17页
        2.2.4 程序正义理论第17页
    2.3 竞争性选拔干部历史沿革第17-19页
        2.3.1 中国选官制度的源起与历史演变第17-18页
        2.3.2 现代竞争性选拔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18-19页
    2.4 竞争性选拔干部主要特点第19-21页
        2.4.1 民主开放第19页
        2.4.2 公开公平第19-20页
        2.4.3 科学规范第20页
        2.4.4 竞争择优第20-21页
3 H区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实践探索第21-28页
    3.1 H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主要方式第21-23页
        3.1.1 一推三考第21页
        3.1.2 公推差选第21-22页
        3.1.3 公开选拔第22页
        3.1.4 竞争上岗第22-23页
    3.2 H区竞争性选拔干部主要方式的对比分析第23-25页
        3.2.1 适用范围第23页
        3.2.2 主要优点第23-24页
        3.2.3 主要不足第24-25页
    3.3 H区竞争性选拔方式与常规选拔方式对比分析第25-28页
        3.3.1 从选拔视野来看第25-26页
        3.3.2 从选拔程序来看第26页
        3.3.3 从选拔结果来看第26-28页
4 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2页
    4.1 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4.1.1 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第28页
        4.1.2 考试测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第28-29页
        4.1.3 竞争性选拔的成本在不断增加第29-30页
    4.2 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1页
        4.2.1 体制因素第30页
        4.2.2 能力因素第30页
        4.2.3 社会环境因素第30-31页
    4.3 省市与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差距对比分析第31-32页
5 完善区县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建议第32-37页
    5.1 增强规划统筹,统一思想认识第32页
        5.1.1 明确周期频率第32页
        5.1.2 推广试点经验第32页
        5.1.3 强化宣传引导第32页
    5.2 优化程序设计,规范操作流程第32-33页
        5.2.1 合理确定岗位第32-33页
        5.2.2 规范选拔范围第33页
        5.2.3 科学设置条件第33页
        5.2.4 程序备案审核第33页
        5.2.5 强化过程公开第33页
    5.3 改进测评方式,考准能力素质第33-35页
        5.3.1 突出考才针对性第33-34页
        5.3.2 突出考德全面性第34页
        5.3.3 突出考绩准确性第34-35页
    5.4 完善相关机制,推进制度配套第35-37页
        5.4.1 强化党组织把关机制第35页
        5.4.2 健全试用期管理工作机制第35页
        5.4.3 建立竞争性选拔成果综合开发利用机制第35-36页
        5.4.4 完善加强考察组自身建设机制第36-3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37-38页
致谢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法救护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巴黎手稿》中的审美生存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