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1.3.1 国内文献 | 第14-15页 |
| 1.3.2 国外文献 | 第15-17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内涵 | 第20-22页 |
| 2.1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 第20页 |
| 2.2 基于HS编码分类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分类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贸易发展概况 | 第22-29页 |
| 3.1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贸易现状 | 第22-25页 |
| 3.2 以HS编码分类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进出口现状 | 第25-29页 |
|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29-42页 |
| 4.1 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29-30页 |
| 4.2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0-40页 |
| 4.2.1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 第30-32页 |
| 4.2.2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2-35页 |
| 4.2.3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35-38页 |
| 4.2.4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 | 第38-40页 |
| 4.3 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 第42-46页 |
| 5.1 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 第42-43页 |
| 5.2 建立相应的市场保障 | 第43-44页 |
| 5.3 转变粗放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 | 第44-45页 |
| 5.4 建立资源评估体系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谢辞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