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与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 绪论第12-25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微藻及其应用第12-14页
        1.2.1 微藻概述第12页
        1.2.2 微藻应用第12-14页
    1.3 微藻中的活性物质及其生物学功能第14-16页
        1.3.1 微藻多糖第14页
        1.3.2 藻胆蛋白第14-15页
        1.3.3 不饱和脂肪酸第15-16页
        1.3.4 其他活性物质第16页
    1.4 螺旋藻的研究现状第16-23页
        1.4.1 螺旋藻简介第16-18页
        1.4.2 螺旋藻多糖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3 藻蓝蛋白研究进展第20-23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2 螺旋藻多糖的分级制备及体外活性研究第25-34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5-26页
        2.1.1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25-26页
        2.1.2 实验材料第26页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9页
        2.2.1 螺旋藻多糖的分级制备第26-27页
        2.2.2 多糖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7页
        2.2.3 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7页
        2.2.4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27-28页
        2.2.5 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2.3.1 总糖含量的测定第29页
        2.3.2 三氯乙酸沉淀次数对螺旋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2.3.3 氧化降解联合超滤纯化分级制备螺旋藻多糖第30页
        2.3.4 多糖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第30-31页
        2.3.5 多糖样品红外光谱分析第31-32页
        2.3.6 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2页
        2.3.7 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第32-33页
    2.4 小结第33-34页
3 螺旋藻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第34-47页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4-35页
        3.1.1 实验材料第34页
        3.1.2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34-35页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3.2.1 藻蓝蛋白粗提液的制备第35页
        3.2.2 藻蓝蛋白的纯化第35-37页
        3.2.3 分析方法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3.3.1 盐析法沉淀藻蓝蛋白第37-39页
        3.3.2 双水相萃取纯化藻蓝蛋白工艺条件优化第39-44页
        3.3.3 盐析结合双水相萃取法纯度藻蓝蛋白第44页
        3.3.4 不同纯化方法比较分析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4 藻蓝蛋白的抗疲劳活性评价第47-57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4.1.1 实验材料第47页
        4.1.2 实验动物第47-48页
        4.1.3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48页
        4.1.4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8页
    4.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4.2.1 实验动物分组第48-49页
        4.2.2 力竭游泳实验第49页
        4.2.3 运动后小鼠的生化指标测定第49页
        4.2.4 常压耐缺氧实验第49页
        4.2.5 统计学分析第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4.3.1 藻蓝蛋白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第49-50页
        4.3.2 藻蓝蛋白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第50-51页
        4.3.3 藻蓝蛋白对运动后小鼠血乳酸的影响第51-52页
        4.3.4 藻蓝蛋白对运动后小鼠血尿素氮的影响第52-53页
        4.3.5 藻蓝蛋白对运动后小鼠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第53-54页
        4.3.6 藻蓝蛋白对运动后小鼠肝糖原的影响第54-55页
        4.3.7 藻蓝蛋白对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5 螺旋藻多糖和藻蓝蛋白的降血糖活性评价第57-74页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7-59页
        5.1.1 实验材料第57页
        5.1.2 实验动物第57-58页
        5.1.3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58页
        5.1.4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8-59页
        5.1.5 主要试剂配制第59页
    5.2 实验方法第59-62页
        5.2.1 PSP体外细胞实验第59-60页
        5.2.2 糖尿病小鼠模型第60-62页
        5.2.3 统计分析第6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5.3.1 螺旋藻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第62-63页
        5.3.2 螺旋藻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脂滴积累的影响第63-64页
        5.3.3 螺旋藻多糖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葡糖糖摄取的影响第64-65页
        5.3.4 糖尿病小鼠体重的测定第65-66页
        5.3.5 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FBG)的测定第66-67页
        5.3.6 糖尿病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的测定第67-68页
        5.3.7 C-PC_Ⅲ、PSP和CPM对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第68-69页
        5.3.8 C-PC_Ⅲ、PSP3和CPM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第69-71页
        5.3.9 C-PC_Ⅲ、PSP3和CPM对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第71-73页
    5.4 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文化语境下壮锦符号化生存研究
下一篇:基于天然多糖交联改性的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