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铜、镍纳米粒子 | 第10-12页 |
1.1.1 铜、镍纳米粒子的性质 | 第10-11页 |
1.1.2 铜、镍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11页 |
1.1.3 铜、镍纳米粒子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石墨烯 | 第12-15页 |
1.2.1 石墨烯概述 | 第12页 |
1.2.2 石墨烯的性质 | 第12-13页 |
1.2.3 石墨烯的制备 | 第13-14页 |
1.2.4 石墨烯的表征 | 第14-15页 |
1.3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石墨烯 | 第15-18页 |
1.3.1 CVD制备二维石墨烯薄膜 | 第15-17页 |
1.3.2 CVD制备三维泡沫石墨烯 | 第17-18页 |
1.4 铜、镍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结构 | 第18-21页 |
1.5 研究意义、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3 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CVD石墨烯的制备研究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2.3 CVD石墨烯薄膜的制备与转移 | 第24-27页 |
2.3.1 铜箔的前处理 | 第24-25页 |
2.3.2 石墨烯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3 石墨烯的转移 | 第26-27页 |
2.4 材料表征 | 第27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5.1 样品表征 | 第27-28页 |
2.5.2 生长压力对石墨烯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3 转移方法的改进 | 第29-32页 |
2.6 三维石墨烯的制备 | 第32-34页 |
2.6.1 制备过程 | 第32页 |
2.6.2 转移过程 | 第32-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方形铜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52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51页 |
3.3.1 样品表征 | 第37-39页 |
3.3.2 置换机理 | 第39-41页 |
3.3.3 硫酸铜浓度对铜纳米粒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4 反应时间对铜纳米粒子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5 方形铜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催化研究 | 第43-48页 |
3.3.6 方形铜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对过氧化氢的传感研究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球形铜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2-60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4.3.1 样品表征 | 第53-57页 |
4.3.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镍纳米粒子/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0-67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60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5.3.1 样品表征 | 第60-62页 |
5.3.2 催化性能测试 | 第62-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CVD石墨烯包覆铜、镍纳米粒子复合结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7-76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实验步骤 | 第67-68页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5页 |
6.3.1 CVD石墨烯包覆铜纳米粒子复合结构 | 第68-70页 |
6.3.2 CVD石墨烯包覆镍纳米粒子复合结构 | 第70-72页 |
6.3.3 CVD石墨烯包覆铜镍合金纳米粒子复合结构 | 第72-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7.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