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介质HB电阻率模型的含钙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含钙砂岩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2-13页 |
1.2 有效介质HB电阻率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现有技术问题分析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5 主要成果 | 第18页 |
1.6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大庆长垣以西含钙砂岩地层地质概况 | 第20-24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0-22页 |
2.2 含钙砂岩成岩机理 | 第22-24页 |
第3章 岩性识别 | 第24-32页 |
3.1 含钙砂岩地层岩性划分及测井响应特征 | 第24-27页 |
3.1.1 含钙砂岩岩性划分 | 第24-25页 |
3.1.2 含钙砂岩的测井响应特征 | 第25-27页 |
3.2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划分岩石类型 | 第27-32页 |
3.2.1 萨尔图油层组岩性划分 | 第28-30页 |
3.2.2 葡萄花油层组岩性划分 | 第30-32页 |
第4章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第32-52页 |
4.1 回归分析方法原理 | 第32-33页 |
4.2 孔隙度求取方法 | 第33-36页 |
4.3 泥质含量计算 | 第36-42页 |
4.4 钙质含量计算 | 第42-50页 |
4.4.1 孔隙度大于18%部分钙质含量计算 | 第45-46页 |
4.4.2 孔隙度小于18%部分钙质含量计算 | 第46-50页 |
4.5 粘土含量与粘土孔隙度 | 第50-51页 |
4.6 束缚水饱和度 | 第51-52页 |
第5章 人造岩心制备及数据测量 | 第52-61页 |
5.1 石英砂胶结环氧树脂方法基本原理 | 第52-53页 |
5.2 材料选取 | 第53-54页 |
5.2.1 粘合剂的选择 | 第53页 |
5.2.2 人造岩心各矿物粒度及含量 | 第53-54页 |
5.3 人造岩心制作流程 | 第54-55页 |
5.4 人造岩心数据测量 | 第55-59页 |
5.4.1 并行岩心一致性分析 | 第55-57页 |
5.4.2 人造岩心电阻率测量步骤 | 第57-59页 |
5.5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第6章 含泥含钙砂岩有效介质HB电阻率模型 | 第61-73页 |
6.1 改进的含泥砂岩有效介质HB电阻率模型建立 | 第62-67页 |
6.2 模型胶结指数求取 | 第67-73页 |
6.2.1 人造砂岩胶结指数 | 第67页 |
6.2.2 人造含钙岩心胶结指数 | 第67-68页 |
6.2.3 人造泥质岩心胶结指数 | 第68-70页 |
6.2.4 人造含泥含钙岩心胶结指数 | 第70-73页 |
第7章 大庆长垣以西含泥含钙砂岩储层应用效果分析 | 第73-76页 |
第8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