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介绍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SDN及Openflow概述 | 第15-20页 |
2.1 软件定义网络 | 第15-16页 |
2.2 Openflow | 第16-18页 |
2.2.1 Openflow消息 | 第17-18页 |
2.3 SDN控制器 | 第18-19页 |
2.3.1 OpenDaylight | 第18-19页 |
2.3.2 ONOS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安全测试及Fuzzing相关 | 第20-28页 |
3.1 安全测试 | 第20-21页 |
3.2 Fuzzing | 第21-23页 |
3.2.1 Fuzzing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3.2.2 Fuzzing工具的选择 | 第22-23页 |
3.3 所使用的Fuzzing工具简介 | 第23-27页 |
3.3.1 Scapy | 第24-25页 |
3.3.2 Spike | 第25-26页 |
3.3.3 Radamsa | 第26-27页 |
3.3.4 ProxyFuzz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基于Fuzzing对Openflow协议进行漏洞检测(仿真实验过程) | 第28-45页 |
4.1 测试环境 | 第28-31页 |
4.1.1 测试环境简介 | 第28-29页 |
4.1.2 测试工具运行环境和运行原理 | 第29-31页 |
4.2 测试实施过程 | 第31-44页 |
4.2.1 使用Nmap进行网络扫描 | 第31-32页 |
4.2.2 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 第32-37页 |
4.2.3 生成测试用数据包 | 第37-39页 |
4.2.4 实现所设计的测试用例 | 第39-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漏洞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45-52页 |
5.1 测试结果检测 | 第45-46页 |
5.2 所发现的漏洞及分析 | 第46-49页 |
5.3 发现的漏洞总结 | 第49-50页 |
5.4 测试覆盖率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