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依据 | 第12-16页 |
·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现实依据 | 第13-14页 |
·法律依据 | 第14-16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8-26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含义 | 第18-19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 | 第19-20页 |
·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 | 第19-20页 |
·民族地区的"两税"返还 | 第20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的演进历程 | 第20-24页 |
·分税制改革以前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20-23页 |
·分税制以来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23-24页 |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越性 | 第24-26页 |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财政自主权 | 第24页 |
·国家在资金上大力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 | 第24-25页 |
·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延边州的实践及其影响 | 第26-47页 |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延边州的实践分析 | 第26-29页 |
·延边州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延边州财政转移支付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延边州的影响分析 | 第29-37页 |
·对GDP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分析 | 第30-33页 |
·对财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33-37页 |
·延边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7-43页 |
·现行法律制度不健全影响延边州财政转移支付实施效果 | 第37-38页 |
·现行财政体制未体现出《自治法》对延边州的财政照顾 | 第38-41页 |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 第41-43页 |
·延边州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分析 | 第43-47页 |
·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43页 |
·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需要 | 第43-44页 |
·稳定财政收入的需要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延边州的实施效果 | 第47-55页 |
·加快建立规范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47-50页 |
·建立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制度 | 第47-48页 |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 | 第48页 |
·建立差异化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48-49页 |
·规范专项资金分配,降低民族地区配套比例 | 第49页 |
·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结构 | 第49-50页 |
·建立适宜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法律规范 | 第50-52页 |
·改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立法环境 | 第50-51页 |
·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 | 第51页 |
·出台转移支付立法的配套措施 | 第51-52页 |
·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功能 | 第52-55页 |
·加大民族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 | 第52-53页 |
·加大与上级国家机关的协调力度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谢辞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