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1.1 引言 | 第8页 |
| 1.2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1 Ruddlesdon-Popper(RP)化合物 | 第8-9页 |
| 1.2.2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简介 | 第9-10页 |
| 1.2.3 Sr_(n+1)Ru_nO_(3n+1)体系的简介 | 第10页 |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0-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13-27页 |
| 2.1 引言 | 第13页 |
| 2.2 晶体制备 | 第13-15页 |
| 2.2.1 助熔剂法 | 第13-14页 |
| 2.2.2 浮区法 | 第14-15页 |
| 2.3 表征方法 | 第15-24页 |
| 2.3.1 PPMS | 第15-20页 |
| 2.3.2 红外光谱测量 | 第20-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Sr_3Ru_2O_7及其Fe掺杂体系的研究 | 第27-40页 |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 3.2 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 3.3.1 电学性能测量 | 第29-30页 |
| 3.3.2 磁性性能测量 | 第30-33页 |
| 3.3.3 红外光谱测量 | 第33-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Sr_4Ru_3O_(10)及其Fe掺杂体系的研究 | 第40-50页 |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 4.2 表征方法 | 第41页 |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 4.3.1 磁性测量 | 第41-43页 |
| 4.3.2 磁扭矩(torque)测量 | 第43-4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结论 | 第50-51页 |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